中班健康教案《我们身体里的洞》中班健康教案《我们身体里的洞》1活动目标:1.尝试捕捉画面中的关键信息,能较清楚地表达对图片的理解。2.了解我们头上的“洞”及其作用,乐意在游戏中运用感觉器官进行探索。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PPT、图书、花露水、魔盒(糖果)等活动过程:一、生活中的“洞”环节意图:感知理解什么是洞,引发对洞的兴趣1、钻洞游戏,体验钻洞的乐趣2、观察生活中不同的“洞”,幼儿看看猜猜引发对洞洞兴趣。提问:没有这些洞会怎么样呢?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洞,它们都各有用处。3、流鼻涕的“洞”:了解除了生活中有很多洞,我们的头上也有洞。二、我们头上的“洞”环节意图:捕捉画面关键信息,了解头上的“洞”的作用,1、找一找:头上的“洞”找找、说说头上有哪些“洞”,翻出相应的图片2、介绍绘本介绍书名,幼儿自主阅读(书中“小锁”前的部分),找找刚才说到的“洞”,看看它们有什么用。3、呼吸、闻味道的洞——鼻子:(共同观察画面,引导观察)(1)提问:鼻子“洞”有什么用呢?书里哪幅图片告诉你鼻子可以呼吸?-寻找绘本中相应的页面,通过呼吸体验理解图片内容。小结:鼻子“洞”帮助我们呼吸。(2)寻找出书中另一幅与鼻子相关的画面。通过辨别花露水的味道,理解画面所表达的鼻子的作用。小结:鼻子把闻到的气味报告大脑,大脑想一想就知道闻到的是什么东西的味道。4、听声音的洞和看东西的洞(引导幼儿通过自主阅读捕捉、理解画面关键信息)(1)听声音的'洞——耳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鼓励幼儿联系已有经验表达对画面的理解。-游戏:听听、想想、猜猜听听电话铃声、救护车鸣笛声,想想、说说是什么小结:耳朵听到的声音报告大脑,大脑想一想就知道听到的是什么东西的声音。(2)看东西的洞——眼睛-阅读眼睛页面,尝试通过画面理解并表达眼睛是怎么看东西的-游戏:看看、想想、猜猜通过看到的动物影子及动物局部进行推测,并能清晰地表述判断的理由。听声音再次进行删选与判断。小结: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会报告大脑,大脑会把接收到的信息放在一起,然后向我们报告:“报告小主人,前方发现……”。5、吃东西的洞——嘴巴回顾头上还有哪个洞洞没说到,知道嘴巴有吃东西的作用。6、游戏:“魔盒”里面有什么?用听一听、闻一闻、看一看的方式猜测魔盒里是什么,并用嘴巴尝一尝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说明理由。小结:原来大脑收到的信息越全面你做出的判断就越准确。三、身体里的洞1、鼻子、耳朵、眼睛、嘴巴,我们头上的洞真不少,它们都很重要。说说我们身体上除了头上有“洞”还有哪里有“洞”呢?2、打开小锁引发幼儿阅读绘本后半部分的兴趣,将绘本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延伸阅读。活动反思: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中班健康教案《我们身体里的洞》2活动意图: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洞"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接触到的事物。《我们身体里的洞》关注的是平常不被称之为"洞"而又最为我们熟悉的"洞",不仅呈现了身体里的"洞",还有各种"洞"的作用。活动目标:1、了解身体里的“洞”,对“洞”的好奇,知道一些洞的用处。2、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3、萌发保护“洞”的意识。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活动准备:1、PPT“我们身体里的洞”。2、简笔画“小娃娃”图、记号笔、五角星标记。3、纸制背心、短裤。活动过程:(一)洞洞大猜想。1、出示PPT1:一个洞这是什么洞?(下水道)2、出示PPT2:许多洞这些洞是怎样的?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