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汇报海量阅读海量阅读———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有感在我参加国培时,好几位讲课老师都推荐了山东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韩兴娥老师的大作《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带着好奇,在培训结束后,我专门到书店买回了这本书,看过之后,让我找到回家的感觉,读后有种豁然开朗——原来可以这样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从教以来,我便认为“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因此,每接手一个班级,我都着力引导学生多读多写,但效果始终不如意。韩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带我走进了阅读教学的另一方广阔天地。一年级学生识字二千多,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达到六年级水平。四、五、六年级开始真正海量阅读,先学《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为经典铺路,再进行《论语》、《道德经》等经典的诵读学习,把我们传统的课外阅读模式移进课内。传统的老师在课堂上的喋喋不休模式是找不到踪影的,韩老师的学生个个都是播音员,不经预习就能流畅朗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韩老师的课堂上是充分得到体现的。韩兴娥老师用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教育案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发展到现在开始自编教材,成效显著.在书中,韩兴娥老师的“学拼音”、“识字、写字”、“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几个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删繁就简,汉语拼音的学习。拼音教学,适当降低要求,教材上出现的音节拼不熟练也不要紧,学困生能把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按顺序念熟就行了。韩老师仅用三个星期就教完了拼音,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着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的卡片,贴在书桌上,放到铅笔盒中,经常对照卡片拼读音节,时间一长,每个学生的拼读速度都提上来了。二、识字与拼音教学同步进行。第1页共3页读袖珍童谣。三个字、四个字的越短越好,带拼音读,这个对孩子的拼读是非常重要的。拼音学会了,拼了前一个字母就忘了后一个音节,不知道要反复多少次才能记牢。袖珍童谣等于拼音读物让学生反复拼读,将落实进行到底,反复检查。这样的儿歌我们是作为校本教材的。在识字教学中,韩老师很少让学生口头组词,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用来组词的字只知其音不知其形,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认读词句,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读熟,不只省时间,而且效率高。期末考试前,韩老师才让学生“临阵磨枪”做几张试卷。平日除了阅读就是写写生字,课堂上不做任何题型。省出来的“课内”时间用在读“课外”书上了。三、写字教学。1.一年级进入写字阶段后还是先念经,先灌进去。汉字笔画名称歌点横折竖横钩竖提竖折竖弯钩横竖弯捺斜钩竖钩撇点横折钩撇撇折提弯钩横折折撇横折弯钩横折提横折弯横撇卧钩横撇弯钩这个儿歌每天让学生念,两三天后学生就能记住了。能够对照这个儿歌找出老师要求的相应笔画。2.一年级作业本上先是写“字”不写“词”。先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好字,不要写词。到最后老师组好词语让他们跟着抄。四、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在具体的阅读内容方面,韩老师也做了精心的规划:低年级:各种版本的教材、儿歌、童谣、韵语、诗歌、小故事、绘本;中年级:诗歌、故事、各种版本的教材、各种儿童文学读本;高年级:《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论语》、《道德经》及各种书报刊物。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的影响各不相同,学习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别,“海量阅读”不强求达到同一标准,韩老师根据每一本书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星级目标”,学生能达到“一星级”目标就算完成了任务。比如在低年级,一星级目标一般是读熟课文,二星级目标是认读打印出来的字词,第2页共3页三星级目标是理解文章的意思。因为低年级孩子擅长记诵,年龄越大理解能力越强,背诵能力就会减弱。一级目标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人人都是好孩子。她们学校自编的晨诵教材编得非常好,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养成了每日晨诵的习惯,一学期下来能背诵几十首儿歌了。期末星级评价方式也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诵读积极性。课本的泥土过于贫瘠,在花盆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韩老师常说离高考还有十几年,我们唯一的任务是要把基础做得扎实、再扎实。韩老师一步一步领孩子们走上了书香之路,她的学生把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