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医疗纠纷的心得与建议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纠纷很难完全杜绝,一旦形成医疗纠纷,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道德和法律责任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才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一、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1、医方的原因(1)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一些医务人员不认真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对医疗技术操作常规不熟悉,医疗工作中不细心、不严谨、不虚心、不请示、基础不牢、粗糙蛮干,导致诊疗和护理中的差错,有的人对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导致意外造成医疗纠纷。(2)与病人沟通缺少语言艺术有一些医务人员缺乏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说话缺少艺术和技巧,手术前谈话交待不清,正常治疗说明不详,对病人咨询的回答过于绝对,一旦不能达到病人或亲属所期望的,往往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3)对危重病人和疑难患者预期过高有的医师,对危重病人随时有可能发生呼吸、心跳停止或其它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缺乏预知,对疾病(包括一些手术病人)的复杂性或特异性估计不足,与病人或病人亲属交待不明,当发生意外或病情急剧变化时,病人或病人亲属不理解,酿成医疗纠纷。(4)医疗文书不规范有的医务人员工作不尽心,病历书写不及时,病史采集不全面,不能按要求认真及时完成相关医疗文书,有的病历记录不完整,分析不清楚,交待不明晰,诊断不确切,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妥当;做各种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反复输血时,不严格履行签字手续。病人一旦对治疗效果有异议,容易引发医疗纠纷。(5)常规检查未按要求完成手术病人术前检查不完善,漏项缺项,术后或出院不复查,事发后现行补救已为时太晚,引起医疗纠纷。(6)超越职能服务很多科室为追求小团体经济利益,超越范围收治病人,收治的病人病种杂而广,超越技术能力诊治,第1页共4页遇到疑难重危病人不请求会诊或转科,顾及个人面子,凭自己主观经验盲目施治导致不良后果。(7)医德医风存在问题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端正,服务意识淡薄,有的人甚至向病人或及家属索要红包,接受吃请,为个人谋私利,在患者住院时利用患者住院账号拿药,化验、检查等,贪图小便宜,在病人对诊疗效果不满意时,直接转化为医疗纠纷。(8)未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的不完全医疗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在法律上医护人员无法承担这种高风险的责任,应加强早告知,让患者明白既要接受医疗服务,就要接受可能受到损害的风险。患者同意是医疗工作侵权行为的必要免责条件,是医疗工作行为合法性的前提下医护人员应将每项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利也是医疗人员自我保护的需要。2、患方和其它原因(1)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随着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人们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增强。(2)媒体报道推波助澜近些年,不少新闻媒介对医疗纠纷大加炒作,医疗服务市场导向一度失衡,导致医疗纠纷增加,赔偿额度上涨。(3)对医学未知性的不理解因受科学发展的限制,医学还有相当的未知领域,还有许多无法解释的医学难题,同时,医学上的“双重性”是伴随着每一项医疗行为而存在的,从许多临床实例来看,医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有的结果却是无法预料。然而,患者及其亲属对此不理解、不配合,自我认为是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无理取闹,纠缠不休。还有患者也是以自我为中心,每一个患者都要求他在你心中是唯一的,当我们工作忙碌,无法全部顾及时,患者也会不满意,直接就会导致纠纷。(4)提供病史不真实病史采集需要患者及家属配合,但提供的是否真实,医疗单位无从把握。有的病人陈述不真实,或是无意识的提供了不正确的信息,如特殊药物过敏史,有的病人记不清楚或无意识或有意思的隐瞒,有的病人入院前或出院第2页共4页后曾在其它地方进行过治疗,也不能如实叙述等,造成医方的误诊、误治、漏诊。二、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职业道德考核与考评制度,并纳入医疗质量检测范围,定期进行讲评和奖惩。2、加强病历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