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方法报(共9篇)中学生学习方法报(共9篇)篇一:学习方法报数学进入高中后,内容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每堂课上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点也非常多,学习起来感觉很难。很多同学很难迅速适应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针对以上问题,要学会“探究式”的学习。一、计算能力。高中涉及到更多的内容,而计算是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初中时候的有理数的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实数的运算、整式和分式运算,代数式的变形等方面如果还存在问题,应该把部分再好好复习巩固一下。若计算频频出现问题,会成为高中学习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二、反思总结。很多同学进入高中后都会在学法上遇到很大的困扰。因为高中知识多,授课时间短,难度大,所以初中时候的一些学习方法在高中就不太适用了。对于高中的知识,不能认为“做题多了自然就会了”,因为到了高中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题,因此一定要找到一种更有效地学习方法,那就是要在每次学习过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反思一下知识更深层的本质。三、预习高一的知识。新课程标准的高一第一学期一般是讲必修1和必修4两本。目前高中采取模块教学,每个学期2个模块。必修1的主要内容是三部分:集合:数学中最基础,最通用的数学语言。贯穿整个高中以及现代数学都是以集合语言为基础的。一定要学明白了。函数:通过初中对具体函数的学习,在其基础上研究任意函数研究其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等。这一部分相对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与初中的联系比较紧。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和对数的运算以及利用前面学到的函数性质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这部分知识有新的计算,并且应用前面的函数性质学习新的函数。必修4的主要内容也分为三部分:三角函数:对于初中的角的概念进行扩充,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运算以及三角函数的性质。平面向量:这是数学里面一种新的常用的工具,通过向量的方法可以方便的解决很多三角函数的问题。这种方法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联系比较多,但与函数有所不同,应注意区别与联系。三角恒等变换:这部分主要是三角的运算,属于公式很多,运算量也比较大的内容。统观上述高一第一学期的内容可见知识非常多,而且这些知识在高考中的比重也比较大,因此若在高一一开始不能学好,对于后面的学习是会有一定影响的。因此,要考虑到初高中知识的差异,对自己的学法进行改进,最后要适当的预习一下新高一的内容,以期很快的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篇二:中学生学习报《中学生学习报》社介绍:《中学生学习报》创办于1982年10月5日。它是我国第一家以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知识性周报。2016年《中学生学习报》社由事业单位改制为国营企业,更名为《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现有员工300多人,其中编辑210人,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就有100多人。主要产品有《中学生学习报》系列报纸、《学生学习报》小学版系列报纸、《今日英语》系列报纸和《试题与研究》系列杂志等。出版的报刊图书数百个品种,发行网点覆盖到全国县一级城市,期发行量在千万份以上,位居同行业前列,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中学综合教辅类报纸。为广大中学生读者提供了较完整的学习辅导材料,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在发展的历程中,徐向前、雷洁琼、周谷城、朱光亚、周光召、曾志、孙毅、王照华、柳斌、邹时炎、王子野、杨海波、杨振宁、苏步青、张志公、张存浩、于友先、李准、姚雪垠等一大批领导、专家学者给中学生学习报题辞鼓励。《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品牌至上”的发展战略,坚持奉献给读者最优质的产品。多年来,在省内的报刊质量评比中,《中学生学习报》一直都位居前列;在2003年和2004年全国教辅报纸质量评比中,《中学生学习报》蝉联第一名;200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奖;在2006年全国教辅报纸质量评比中,《中学生学习报》又获得一等奖;在2016年全国教辅报纸质量评比中,《中学生学习报》参评的报纸均在优秀之列;在2016年全国教辅类报纸质量评比中,《中学生学习报》参评的报纸获得一等奖,并被评为免检报纸。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