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 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 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_第1页
1/12
高考地理 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_第2页
2/12
高考地理 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_第3页
3/12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一地壳物质循环(2013·上海地理,5~6)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据此完成1~2题。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②B.③C.④D.⑤解析第1题,①是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下变质而形成的,C正确;该知识点需要记忆,难度小。第2题,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张裂边界,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中的岩浆从张裂边界处喷出,产生张力作用,使板块向两侧张裂扩张,而喷出的岩浆经冷却形成新的洋壳。图中②、③、⑦是重熔再生,是形成岩浆的过程,一般位于消亡边界,A、B错;⑤为变质作用,D错;④为岩浆喷出,C正确。答案1.C2.C(2011·全国文综,2)读下图,完成下题。3.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该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地球表层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答案C考点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015·天津文综,3~4)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解析第1题,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岩层断裂,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使该矿物存在于岩浆岩中。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该矿物到达河滩泥沙中,故C项正确。第2题,为更直观的反应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绘制剖面图时,要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图中垂直比例尺远大于水平比例尺,使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比实际的火山坡度大,变陡。答案1.C2.A(2015·浙江文综,5~6)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3~4题。3.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4.“”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大理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灰岩D.安山岩玄武岩解析第3题,材料中说明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知,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乙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根据地貌特征知,甲处为山、乙处成谷。甲处为向斜可排除A项,乙处为背斜可排除D项,甲处为山可排除B项,答案为C。第4题,丙处山峰为飞来峰,比周围岩层较晚,没有侵入或切断的痕迹,存在层理结构,是由表层沉积形成的,因此属于沉积岩,B项中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C项中的大理岩属于变质岩、D项中的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排除B、C、D三项,答案为A。答案3.C4.A(2015·新课标Ⅰ,10~1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5~6题。5.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6.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第5题,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大。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小。图中两者距离1975~1978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故D正确。第6题,1992~1997年期间两者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 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