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感动中国》观后感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信任大家的收获确定不少吧,这时候非常有必需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意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感动中国》观后感1感动中国是一个不一样的节目,它能让我们知道那些英雄故事,第1页共50页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泪下,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陈斌强,一个宏大的老师,因为母亲得老年痴呆症丢失寻回后,所以他确定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来回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看母亲5年如一日。他的事迹经过广泛传播之后,学校确定将陈斌强工作地点从乡镇调到县城。看到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里已经有泪水在打转了,我很佩服他对妈妈的一份孝心,虽然有诸多不便,但他还是一心一意,坚持始终背着母亲上下班,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最深的话“孩子是可以等的,第2页共50页可是我妈妈,却没有时间等了。”让我忽然潸然泪下,我也在心里暗暗下决心:长大了,肯定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妈妈,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看完后,我又在网上看了关于他的新闻,他在QQ空间里这样写道:“不过是一个儿子孝顺母亲,世间最一般的事儿,怎么就能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想来,或许是许多子女虽心里装着父母,却由于种种缘由,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所以心存愧疚的原因吧?”张丽莉,一个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好老师,她爱孩子赛过爱自己。20xx年5月8日,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第3页共50页现已渐渐康复。我很感动,这时候我想起了一句名言“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说的没有错,张丽莉老师的班上有一位同学,他超级不喜爱语文,张丽莉就特意在课堂上让他朗读课文,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微笑着夸他“声音有磁性,很好听”。一段时间之后,那名同学的语文学习成果明显提高。我觉得她很了不得,这时我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她“临危不惧、舍己为人”。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感动中国》观后感2第4页共50页在星期五放学后,我立马当先,用超人的速度“飞”回了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打开电脑,兴致勃勃地看着20xx年的《感动中国》。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比出来的人物都让人钦佩感动。在这个简洁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刺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一般人。在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变更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第5页共50页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旧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刘盛兰是位一般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看他的人,他起先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第6页共50页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洁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始终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xx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旧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忧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许多受第7页共50页资助的孩子回来探望他,照看他。他的颁奖词是:宗仁厚德,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名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