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学生自由朗读下面两首诗。李商隐《夜雨寄北》英国诗人雪莱《往昔》你喜欢读诗吗?“诗”(湿)其实是“干”的,是凝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经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钱钟书—玩转中西文化的魔术师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1920年,入无锡东林小学。父亲为钱钟书改字“默存”,要他少说话。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37年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66年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杨绛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91年,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他谢绝拍摄。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背景资料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一、学生速读课文,把握文意。二、正音轻鸢剪掠(yuān)一蹴而就(cù)数见不鲜(shuò)咻咻(xiū)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各个段落大意:一、(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立场。(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二、(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规律。(抒情诗——戏剧诗,没有史诗。是早熟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第3段)中国诗的特点之一:篇幅短小(第4、5段)中国诗的特点之二:富于暗示性(第6段)中国诗的特点之三: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第7段)中国诗的特点之四: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四、(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什么特别“中国”的地方。三、阐述中国诗的特点思考:1、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资料,说明什么?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人,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史资料,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说明评论中国诗必须在相对比较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2、如何理解第一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这是对只读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样就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不能客观地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进而全面地认识本国诗的特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主题归纳: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