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 诗学习目标 1、概括各段大意和文章中心。2、品析文章中比方的妙用。学习重点 分析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异同,体会中国诗歌的精髓。学习难点 品析文章中比方的妙用。学习课时 一课时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 文体知识——关于中国诗歌〔一〕诗歌的特点① 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亮等特点。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二〕诗歌的分类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两大局部。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 诗经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 古诗十九首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 长恨歌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 琵琶行 〕等形式。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 字内〕、中调〔59—90 字内〕和长调〔91 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三〕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概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