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县区小型水库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小型水库工程概况XX县区现有小型水库50座,总的控制流域面积218.95km2,总库容2856万m3,总兴利库容1823万m3,总设计灌溉面积3.78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526万亩,其中:小(一)型水库6座,控制流域面积82.4km2,总库容1752万m3,兴利库容1129万m3;小(2)型水库为44座,控制流域面积136.55km2,总库容1104万m3,兴利库容694万m3。按坝型分,拱坝7座、土坝43座;按工况分,能正常运行的有45座,不能正常运行或蓄水的有5座(爱国、南山、龙井、屏风坑、园坑);按效益分,以灌溉为主的47座,灌溉兼发电的3座;按病险情况分,已除险加固的43座(包括已列入计划的1座),未除险加固的7座。这些水库的建成,在不同的时期内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我县防洪保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我县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二、小型水库管理现状(一)水库管理模式。目前我县小型水库的管理模式有以下四种:一是属乡镇政府管理的水库(如张田、石岭、朱冲、考圲河);二是属县小水电公司与乡镇政府共同管理的水库(如庆丰、南村);三是属县水务局管理的水库(如六百丈);四是属村委会管理的小(二)型水库。(二)水库管理经费落实情况。全县水库除六百丈、庆丰、南村等3座水库外,各水库管养经费均从转移支付资金中支付,且标准不一,大部分是用于支付管理员工资。其中:小(一)型水库中最高的为3000元/年(张田水库),最低的仅600元/年(考圲河水库),石岭、朱冲两水库为1000元;小(二)型水库基本在200~500元/年.座,另有南坑、三合水库靠承包养鱼以库养库。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没有建立管理机制第1页共6页(1)小(一)型水库。在上世纪70~80年代,张田、石岭、庆丰、朱冲、考圲河等5座小(一)型水库均设立水库管理所,为集体性质,隶属当时的人民公社管理,共有17名专职管理员,管护费用从小农水经费及岁修经费中列支。水库管理比较规范,各水库并建立了工程技术档案。80年代未后我县由乡镇政府管理的5座小(一)型水库管理所均不复存在,仅石岭水库有2名管理员,朱冲水库1名水库管理员看管水库,张田水库由承包水面养殖的人员代管,考圲河水库因工资较低没有管理员而由村长代管,庆丰和六百丈水库均未明确水库管理员,由电站发电人员代管。(2)小(二)型水库。我县44座小(2)型水库,除南村水库外均属村集体管理,由于村集体管理能力更为有限,安全管理状况更差,部分水库连较为固定的看管人员也没有,大多由村委会委托一名村民代为看管,或由村民组长代管,或由承包水面养殖的人员代管,主要工作是在汛期巡查报险,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只是形式上的看水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全县大部分水库基本处于汛期有人看,汛后无人管的局面。2、没有落实管护专项资金。自2007年以来,我县50座水库中有43座进行了除险加固,并配备、完善了管理设施。但是水库的管护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一直没有落实专项管护经费,全县水库除六百丈、庆丰、南村等3座水库外,各水库管养经费均从转移支付资金中支付,大部分是用于支付管理员工资,且标准不一。小型水库的日常维护管理仍是我县的一个薄弱环节,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工程维护费用难以落实,工程维护也就无从谈起;由于工资较低,也就难以调动管理员的积极性,管理员就不能尽职尽责管好水库。常言道水库管理是“三分建、七分管”,管理不到位,必然会加快工程设施的老化,一个小问题平时无人管理,久而久之便成了大问题,譬如无钱买黄油,放水闸阀不能保养,导致放水闸阀无法开启,形成安全隐患。二是由于缺少第2页共6页资金,工程疏于管理和维修(特别是灌区配套工程尤为严重),剔除退耕还林和荒芜的因素外,我县几乎所有的水库的实际灌溉面积都不能达到设计能力。很多水库灌溉渠道,至80年代后就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维修、加固,加上多头治水的体制,水库灌区配套建设没有统一规划、统筹管理,有的水库灌溉干渠(或总渠)倒塌、渗漏严重,没有资金进行维修、加固,但却安排资金对其末端的支渠进行硬化、护砌,导致水库有水无法放、田间无水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