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钱钟书作者简介钱钟书—玩转中西文化魔术师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1911年,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1920年,入无锡东林小学。父亲为钱钟书改字“默存”,要他少说话。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1949,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并负责外文研究所事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经受了冲击。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杨绛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91年,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他谢绝拍摄。•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作者简介: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围城》。无论他的小说或散文,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著作书目《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1941;《人.兽.鬼》(短篇小说集)1946;《围城》(长篇小说)1947;《谈艺录》(诗话)1948,;《管锥篇》(1-4册,文论)1979;《七缀集》(文论集)1985。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的愿(游戏也罢),人的愿望大多如此。望大多如此。《围城》的妙喻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围城》的妙喻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不大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现代人有两个流行的信仰。第一:女子无貌便是德,所以漂亮的女人准比不上丑女人那样有思想,有品节;第二:男子无口才,就是表示有道德,所以哑巴是天下最诚朴的人。背景资料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请大家自读课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话。(带有“中国诗”字眼的句子是关键句)引导自学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2)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7)4、作者的结论是什么?(8)阅读文章,思考问题:理清文章思路①中国诗是早熟的②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③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性④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⑤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请分析上述句子,归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中国诗特点的。发展篇幅韵味语言内容提问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立场)来论述中国诗的特点的?明确: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加以比较。这是狭义的比较文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季羡林合作探究细读课文,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中外异同发展篇幅韵味语言内容谈中国诗发展外国:史诗—戏剧—抒情诗中国:抒情—戏剧—无史诗篇幅外国:越短越精妙中国:闪电战、轻鸢简掠韵味外国:听不见的音乐更美中国: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外国: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神威中国:笔力清淡,词气安和内容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暗合中国诗和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异同异同同19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第8段)引论:篇幅:篇幅短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