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对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几点认识和心得VIP免费

2024年对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几点认识和心得_第1页
1/4
2024年对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几点认识和心得_第2页
2/4
对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几点认识和心得我对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几点认识今天,受陕西中医药大学马院欧阳院长的邀请,以线上方式与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各位老师就教学问题进行交流。我自己原来一直坚持上这门课程,从上学期开始,由于行政事务太多,包括今年的上半学期,我都没有上这门课。但是,我一直也在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改革。最近几年,有关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与教学资源很丰富,一些高端的形势政策报告会很多也很不错,为大家学习和讲好该课程提供了支持。但是,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报告与课程是两个概念,我们事实上也不能以报告代替课程;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也不能简单地将报告复制成课程、照猫画虎。由于多种原因,今天还不能就该课程的某一讲内容进行研讨,不过后面可以就某一点内容交流一下。《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位与功能目标:第一,课程定位。必须首先认识清楚形势政策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观点1。必须明确《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通识课程或者专业课程。目前高校本科4+1和高职2+1的课程设置,已经将《形势与政策》课明确为思政课必修课。虽然在教学形式上可以探索多种形式,但是,对于课程的要求与其他思政课是一样的。观点2。必须明确《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综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任课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上的。目前不少高校客观上将《形势与政策》课边缘化,一些思政课专职教师看不上这门课、认为这门课没有技术含量不愿意上。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该课程多为兼职教师在上,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观点3。必须明确《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课。《形势与政策》应当更多的是理论的应用。能够运用理论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剖析,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只讲理论或者只会举例上课的都不符合要求。第1页共4页以上三点基本认识是建好和讲好《形势与政策》的基准。从学校的层面上来讲,按照思政课建设的标准与要求,同等对待4+1课程,不可偏废;从教师的层面上来讲,要充分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与难度,讲好这门课每个专题事实上需要很强的专业性。第二,功能目标。最新的意见对《形势与政策》的界定。随着党和国家对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回归,特别是全国思政工作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思政课就是座谈会的召开,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关于教育发展与立德树人的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上下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明确了对于形势与政策的建设意见。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意见》要求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思政课管理体系,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由学校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统一组织开课、统一管理任课教师。要保证本、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课不断线,覆盖所有本科生,本科每学期不低于8学时,共计2学分;专科每学期不低于8学时,共计1学分。要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开设好全面从严治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国际形势与政策四大类专题。《意见》各高校要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优质资源。要配备高素质的专职教师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组织工作,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遴选骨干教师,实行特聘教授制度。强调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运第2页共4页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要注重考核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掌握水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了解情况。要把形势与政策课打造成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第一时间进课堂的示范课。《形势与政策》课的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对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几点认识和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