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大生产》教案一、教材解析:《军民大生产》是根据甘肃东部的打夯号子《推炒面》的曲调填写而成,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五段词,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动生活场景,歌曲中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其具有“一领众和”的劳动号子的特点,节奏坚定有力,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二、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船工号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2、声音富有弹性的演唱《军民大生产》,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精神。3、通过本课的聆听和演唱使学生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三、教学难点:切分音的演唱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欣赏相声《劳动号子》1、点击课件出示问题:请思考1相声选段阐述了一个什么主题内容?2你从相声对白中了解到了有关主题的哪些音乐知识?“一段精彩的相声令大家开怀一乐,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各自对思考问题的结果吧”2、归纳小结。“通过同学对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很投入的观看了相声,这段相声的题目就是《劳动号子》,对白台词内容围绕着劳动号子的特征展开,可以归纳为:劳动号子简称‘号子’,是一种随劳动而歌唱的、带有呼号的歌曲,是我国民歌主要体裁之一主要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音乐和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歌词多即兴创作。”(二)聆听体验1、“民间音乐中号子的历史最为古老,原始社会在某些费力的劳动中,人们为了统一节奏、调节情绪而发出的呼喊,是劳动号子的雏形,后来,由于劳动形式的多样化,号子也随之丰富多彩,有江河船夫号子、海上渔民号子、工程号子、作坊号子、放簰号子、林区号子、搬运号子等许多不同的类型。尽管今天许多费力的劳动都机械化了,不需要再唱号子,但是有些劳动号子仍作为音乐作品流传下来。如流行于长江流域的《船工号子》,在没有修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之前,船夫拉纤时呐喊的号子,表现出纤夫们闯滩夺险的气概,如今兴修水利,不再有纤夫,但是《船工号子》悠扬而又坚定有力的旋律仍被传唱,点击课件播放《船工号子》师生一起跟随音乐模拟拉纤场景。(三)学唱歌曲《军民大生产》1、初次感受歌曲的情绪“一曲悠扬又豪迈的《船工号子》带我们一同跨过了长江,此刻沿着时空的隧道回到抗战的岁月,投身于开荒大生产之中吧!请听:”播放课件《军民大生产》2、“一曲热烈欢腾的《军民大生产》将我们带到了陕甘宁边区,这首歌曲是依据甘肃著名的打夯号子《推炒面》改编而来,表现了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生产的热烈情景,并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播放课件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军民大生产》片段3、“《军民大生产》原曲为十段歌词,改为现在的五段词,请再聆听一遍,思考歌词内容表现了哪些劳动场景?”点击课件出示歌词,播放原唱,学生回答,教师随之板书:开梢林、开荒、纺线、习武、学文化等。4、“请问,在歌曲中有哪些特殊的词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啰啰啰呔5、“这些具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下面呢一起来合着节奏一起来体验体验吧。”点击课件:节奏谱加衬词6、你能用击掌的方式打出这些节奏吗?学生试奏7、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接唱衬词部分。强调衬词演唱时不要喊唱,要有力度的演唱。8、学生分两组接唱旋律。9、放声跟着原唱演唱。再次播放原唱。10、问“通过刚才的学唱,请问这首歌曲的4个乐句分别可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同学回答,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分句,并将4个乐句的情绪进行对比感受。11、带着4个乐句的不同情绪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播放伴奏(四)创作实践:即兴编配歌词和动作进行演唱1、教师小结:劳动号子的歌词往往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即兴顺口编出来的,内容多与劳动直接联系。2、“劳动是生活,生活中的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当做音乐的素材来歌唱,请同学思考一下,在你的家庭以及学校生活中有哪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歌唱呀?”学生一分钟的思考时间3、学生回答,老师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