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引资快马加鞭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河南日报2012.1.3】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之一编者按2011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持续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本报选取大招商大开放、立体交通网络、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予以报道,以飨读者。③5本报讯(记者赵振杰)“今年我们的年终总结突然多出很多个‘最’、‘第一’这样的词,开放引资的工作我们做了这么多年,2011年突然有了一种加速感。”2011年12月31日,省商务厅厅长李清树谈及2011年我省对外开放工作的感受时这样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出台支持意见后,河南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肯定会有一个急速上升的过程。”省委党校教授梁丹说。的确,在中原经济区战略大背景下,我省2011年签约项目总额达到1万亿元、利用外资达到100亿美元、利用省外资金突破4000亿元,三项数字,均为历年之最,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和增幅均居中部第一位。同时,中部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也于年底正式封关运行,世界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顺利入驻……2011年值得书写的远不止这些。越来越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如今供职于新乡海宁皮革城的新乡姑娘张怡,几年前高中毕业后就前往深圳打工,但不用背井离乡就实现就业,一直是她的愿望。2011年10月,国内最大的裘皮、皮衣市场海宁皮革城在新乡开了分店,张怡也成了海宁皮革城内的一名导购。“每个月2000多元工资,尽管没有深圳高,但花销也小,关键是可以天天和父母在一起。”张怡对现在的工作很满足。当然,提到大举从深圳回河南就业的人,不能不提富士康,富士康郑州生产基地里,目前有员工13万人,其中就有大批从深圳富士康回流的河南人。随着沿海地区用地、用工等商用成本一再上升,大批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省转移,大批农民工开始在家门口上班。有统计显示,2011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2450多万人,其中省内转移达1360多万人,超过省外就业人数260多万人,第一次实现超越。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深入,会有更多资金入豫、更多项目落地,也会引回更多南飞“孔雀”……河南出口:汽车、阿迪、耐克、iPhone直到2010年,在提到进出口时,我们仍为不到200亿美元的数字、出口产品多以资源型、初级加工品为主的状况而尴尬。但2011年这种状况被迅速改变:进出口总额预计突破300亿美元,其中出口预计180亿美元,机电类产品出口占比约50%,占据“半壁江山”。“这几年我们的引资开始注意向龙头型、基地型项目靠拢,其积极作用也在逐步显现。仅富士康生产的iPhone,今年就出口了几十亿美元。”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说。的确,随着富士康、厦工、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在我省成功落地,一大批相关企业也相继入驻。不仅实现了集群招商的目的,同时也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开放带动作用逐步显现。河南出口早就不仅仅是花生大蒜了,宇通生产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校车、周口生产的阿迪和耐克、洛宁生产的芭比娃娃,当然还有iPhone……又有6.5万河南人走出国门赚钱信阳新县等地的外出务工人员,用在国外赚的钱在老家盖别墅、当老板早不是什么新闻。有统计显示,2011年我省派出劳务人员达到6.5万人,仅次于江苏和山东。“河南常年在外劳务人员约10万人,务工领域涵盖机械加工、工程技术、服务、教育、医疗等各个行业。”省商务厅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处处长王峰告诉记者。河南企业“走出去”亦成绩喜人:河南国际合作集团坦桑尼亚公司于2011年11月4日与乌干达国家公路局签署了一个道路项目合同,这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进入乌干达工程承包市场;河南商丘贵友食品有限公司在吉尔吉斯斯坦租种12万亩地种玉米开始收获。省商务厅统计数据显示:仅2011年前11个月,河南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就达到28.53亿美元,提前1个月完成全年目标。同时,还新签合同额27.35亿美元。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亮点回顾之二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