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就业扶贫巩固提升工作方案按照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关于巩固脱贫成效保障稳定脱贫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为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巩固就业扶贫成效,助力脱贫攻坚,确保全市脱贫攻坚和就业扶贫任务全面完成,特制定如下方案。一、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的设置扶贫就业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便就业,引导和鼓励外出返乡人员回乡置业、就近创业。吸纳带动劳动力居家灵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实施“小微企业培育计划”,鼓励龙头企业、返乡能人投资建设等多条渠道,加快扩大扶贫车间数量,力争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扶贫车间,持续发展壮大,提高扶贫车间的带贫能力和水平。加强对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结合自身实际,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家庭增收,增强抗风险能力。二、主要工作措施(一)完善基础台账1.建立完善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台账。依托乡镇人社基层平台,对辖区内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贫困劳动力底数和就业状况建立完善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台账。4月底前,各乡镇人社平台要全部建立台账,并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第1页共6页2.完善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各乡镇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的审核录入,对已核实的贫困劳动力要将本人就业信息全部如实录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4月底前,各乡镇要全部完成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二)建设扶贫载体1.强化扶贫车间建设。巩固扶贫车间规模,进一步提升扶贫车间质量和减贫带贫能力。会同扶贫部门做好扶贫车间培育和认定工作,继续打造“工厂式”“居家式”“基地式”“融合式”扶贫车间。积极创建社区工厂、卫星工厂、扶贫驿站、星火站等就业扶贫新模式、新载体。2.强化就业扶贫基地建设。发挥域内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作用,把具备条件的企业发展为就业扶贫基地,比照扶贫车间标准落实奖补政策,调动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积极性。3.强化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建设。推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扩大市返乡创业基地规模,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建设返乡创业园区和返乡创业联盟,加大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支持力度。(三)拓宽就业渠道1.拓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渠道。发挥乡镇、村人社平台和“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作用,收集当地企业用工情况,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及时向贫困劳动力推送。对因第2页共6页疫情暂时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实行“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动员扶贫车间、扶贫基地、返乡创业基地、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鼓励具备条件的扶贫车间将订单向贫困户分散,提供生产设施设备促进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2.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原则,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通过政策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劳务经纪人带动、品牌化输出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输出贫困劳动力。XX年,全市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劳务经纪人,我市今年至少有1个劳务品牌。3.拓宽公益性岗位安置渠道。进一步修订《市扶贫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5月份起,按照大村10人、中村8人、小村6人的标准重新设岗,安置的扶贫公益性岗位享受岗位补贴每人每月680元,绩效补贴每人每月320元,工资总额为1000元。(四)做好输出服务1.做好输前服务。以“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为主要内容,定期开展送岗下乡活动。加强就业指导,帮助贫困劳动力找准从业定位,推荐适合的工作岗位。开展线上“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和网络招聘活动,开通热线电话,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专项互动。2.做好输中服务。以劳务输出人员为重点,加强行前教育,对零散外出务工人员,提醒做好疫情防护,谨慎前第3页共6页往疫情严重地区;对成批量、成规模外出务工或返城务工人员,主动与用工企业对接,协调交通运输、卫健部门,合理选择交通工具,安排专人负责,实行“点对点、一站式”服务。3.做好输后服务。以权益维护和稳定就业为主要工作内容,加强与输入地人社部门对接,定期回访务工企业,及时掌握我市务工人员就业状况,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五)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