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第2节熔化和凝固(一)编号姓名1.在工厂里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3.下列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是()A.铁、食盐、松香B.冰、海波、铝C.铜、海波、石蜡D.冰、沥青、玻璃4.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是()5.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在CD段是固态B.海波的熔点是40℃C.海波在BC段不吸收热量D.海波熔化经历了6min6.在寒冷地区,测量气温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A.水银温度计比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小B.酒精被染成红色,比水银容易观察C.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低D.固态水银的熔点比固态酒精的低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C.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D.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8.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时,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多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B.一点儿也不熔化C.全部熔化D.无法判断9.豆腐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小聪发现放入冰箱冷冻室中冻结再煮熟的豆腐中有许多小孔,下列关于这些小孔的形成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豆腐本身具有的B.豆腐自身遇冷收缩而形成的C.豆腐自身受热膨胀而形成的D.豆腐中的水先凝固后熔化而形成的10.、和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随着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叫做物态变化。1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从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固。12.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13.叫做熔点;,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选填“相同”或“不同”)。14.常见的焊接方法有两种:一是先加热金属部件的接头,使之,然后使金属而将两个部位结合在一起;二是将焊锡或焊条填充到金属部件接头的间隙处,待后把部件结合在一起。(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时开始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熔化才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选填“吸热”或“不吸热”)。16.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17.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的规律时,小慧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2)该晶体的熔点是℃。(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选填“固”或“液”)态.。18.在做“海波的熔化”实验时,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小组的方案好,理由是:。(2)下表是其中一个小组的测量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28323640444848485460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海波熔点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热,温度;熔化过程约经历了min。第2节熔化和凝固(二)编号姓名1.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260℃时,氢是固态B.纯金戒指掉进“钢水”中,不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40℃的环境下可以使用D.修理电器时用锡来焊接零件是因为它的熔点高-ABCD2.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由此可知()A.玻璃难熔化B.玻璃太大了C.玻璃是晶体D.玻璃是非晶体3.如图所示,把一块金属镓固体静止放在手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像雨后荷叶上的水珠,在手心滚来滚去。据此奇特现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金属镓凝固,需要吸热B.金属镓熔化,需要放热C.金属镓的熔点低于手的温度D.金属镓在变成液滴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4.冰雕艺术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为了防止冰雕熔化,陈列冰雕作品的房间温度要降到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