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为官不为整治调研报告VIP免费

为官不为整治调研报告_第1页
1/5
为官不为整治调研报告_第2页
2/5
为官不为整治调研报告_第3页
3/5
为官不为整治调研报告以下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为官不为整治调研报告供大家参阅,希望能够帮到您。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一些干部不良作风有所收敛,但“为官不为”现象开始蔓延,主要表现为不作为、缓作为甚至乱作为等庸政懒政现象。xxxx市对“为官不为”现象态度鲜明,整治坚决有力,取得显著成效。一、主要做法该市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围绕群众办事难、机关干部庸懒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为官不为”问题进行强力整治。(一)架好“高压线”,严明纪律要求。一是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划红线。出台了加强作风建设“八条禁令”,对机关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拖拉推诿、擅离岗位、会风散漫、上班娱乐等36种“为官不为”现象划出红线,架上通电的“高压线”。二是完善套配措施强保障。先后配套出台了《xxxxxxxx市影响机关效能建设行为问责办法》、《关于严肃“四清理一改革”工作纪律的规定》等18个规范性文件,对“为官不为”从范围上界定、从制度上约束、从纪律上严查。三是突出建章立制治根本。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查摆“四风”问题,根治“为官不为”的思想顽疾;狠抓制度建设,清除“为官不为”的生存土壤,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履职守纪。(二)打出“连环拳”,强力专项整治。一是重点突出。该市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纪检、组织、监察、人事、财政、编办等部门紧密协作,先后开展清理“吃空饷”、超编超职数配备干部、乡镇干部“走读”、治理群众办事难、机关干部庸懒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专项整治行动,对“为官不为”行为打出“流星锤”、“连环拳”,形成高压态势。二是难点突破。着重对干部在岗不在状态、服务态度冷硬、办事效率低下、工作纪律散漫等广受群众诟病的作风问题进行强力治理,力促干部作风好转。三是成效凸显。通过专项整治,占编不在岗者再难藏身、得过且过者第1页共5页日子不再好混、庸碌无为者不再舒适。如通过清理“吃空饷”,全市共停发工资322人,除名、辞退、开除处理141人,追缴“吃空饷”人员冒领工资127万多元及其不在岗时段的“三险一金”38万多元。(三)挥动“问责鞭”,坚决从严查处。一是突出监督问责。该市纪委、作风办加强明察暗访,定期不定期开展作风督查;认真受理群众投诉,对“为官不为”行为坚决问责。今年前10个月,共开展明察暗访200余次,通报批评单位47家,诫勉谈话72人,立案调查30人,免职3人。二是坚持严查快办。突出典型案件问责的实效性和教育性。今年以来,先后对在全国“两会”特护期间及国庆前后落实信访稳控不力的干部予以严肃问责,集中诫勉谈话55人、约谈18人、停职检查18人、启动调查程序9人。三是提升问责效果。加强对问责对象进行思想教育,认真做好案例剖析,对问责案件实行“回头看”,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力求达到问责一人、整改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四)构建“新常态”,持续有效治理。一是重点治理常态化。抓住重点岗位效能监督、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化评议、“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等重点工作开展常态化治理,打造深入治理“为官不为”平台。二是作风督查常态化。该市纪委监察局成立作风督查工作机构,制定加强作风建设监督检查的实施细则,对全市各乡镇办、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常态化拉网式督查,确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建立健全治理“为官不为”的长效机制。三是通报曝光常态化。利用纪检监察网站、督查通报、问责通报等载体,对“为官不为”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以案明纪,督促干部时刻绷紧严守纪律、积极作为的神经。今年以来,共发出通报13期、在市纪检监察网曝光通报6次。二、存在的问题通过持续治理,全市“为官不为”现象得到有力遏制,干部作风显著好转,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干部对“为官不为”治理不理解。一是“为官不易”思想兴起。随着反“四风”、惩治违纪行为力度的加大,第2页共5页少数干部认为“管的严了、当官不易了”、“干得多出事多”,甚至认为“官不聊生”。二是消极怠工思想蔓延。从去年开始,机关干部的福利待遇普遍下降,往年的一些过节费、加班费、各类补助等大幅减少或取消,少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为官不为整治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