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熟悉企业的财务管理、购销调存,银行往来和信贷业务,能在经营管理第一线中从事企事业单位初级会计实务人员、出纳等会计及其相关岗位的操作性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二、基本要求(一)素质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艰苦奋斗精神;遵纪守法,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2.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热爱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从事相关会计一线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策划与组织的能力,并有良好的团队精神。3.具备诚实守信、严谨细致、廉洁自律、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4.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抗挫能力;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二)能力要求1.具备与会计专业工作任务相适应的职业能力;2.具有会计核算的基本能力,能按会计基础操作规范和账务处理流程核算企业主要会计业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3.熟悉会计电算化操作的一般流程和操作要求,具有应用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的职业能力;4.具有计算机录入、点钞、账簿书写等会计基本技能,能较熟练地处理相关业务;5.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知识结构要求1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掌握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大学英语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2专业基础知识熟悉财经法规的具体规定,能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会计基本业务。熟悉货币资金管理规定,能按规定处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及管理;了解主要税种的税收法规,能按规定计算应纳税额,熟悉常见税种纳税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填制常见税种的纳税凭证及纳税申报表;了解《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相关规定,熟悉存贷款、办理各种支付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能按规定办理存贷款、办理各种支付结算业务的操作。3.专业技术知识了解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和基本要求,能利用成本费用归集分配方法和成本计算品种法等相关知识,能较熟练地计算企业成本费用;能综合运用会计实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处理会计基本业务;毕业时至少取得1~2张职业资格证书。三、修业年限:三年四、主要课程简介1.基础会计与实务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全面、系统地学习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并通过模拟实习学会会计核算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学好专业会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此课程时数的三分之一用于基本技能训练。[注:对口生要有三分之二的课时用于基本技能训练]。2.计算机应用基础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汉字信息处理原则、汉字输入方法、常用的编辑软件及工具软件等。要求此课程学习时数的二分之一用于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3.会计电算化实务: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电算会计发展状况,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以及会计核算软件各功能模块基本工作原理。学会编写部分具备基本功能的会计核算功能模块,具有熟练运用、维护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并取得财政局颁发的《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合格证》。要求此课程学习时数的三分之二用于会计电算化技能训练。4.财务会计实务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掌握货币资金、工资、材料、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销售等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要求此课程学时数的二分之一用于会计核算模拟实习,并组织好两周的教学实习,掌握税务会计知识。5.成本会计实务要求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材料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各种费用项目的归集与分配。要求此课程学习时数的三分之一用于成本会计核算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