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9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读课文,初步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能力目标:1.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能根据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目标: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课前准备教师图片学生草原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内容激趣导入教学新知1.播放歌曲《草原之夜》。2.问:你们听过刚才播放的歌曲吗?歌曲里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答不准确没关系,只要说出感受就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描写草原美丽景色的课文。板书:9锡林郭勒大草原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看是否正确。读完了帮助他指出来。3.自己默读课文,思考:大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指导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说出意思就行。根据意思板书:广阔美丽欢腾的世界二、精读课文,了解内容。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草原的广阔美丽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1.思考:这段描写了几种景物?(野草、湖水、野花)2.课文如何描写野草的呢?给你什么感受?在书上画一画,在书上标出自己的感受。问: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假设:铺:像地毯一样铺在地上,很美、很广。覆满:全遮住,而且很厚。1课堂小结(1)认真读描写草的句子,体会重点词语。(2)对比读句子(3)指导朗读描写草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总结:刚才我们在学习草的句子时,同学们能抓住重点词来体会,使我们能感受到大草原的草的茂盛、繁荣。下面我们还用这种方法来感受湖水、野花的句子。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像宝镜一样”想象宝镜是什么样子?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很神奇。那为什么说湖水很像宝镜?(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怎样朗读?指导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没的神奇。4.“草原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1)“各种各样”说明花很多;(2)“阵阵”清风吹过,像波浪一样,一阵一阵。(3)清香:淡淡的花香,使人感到很舒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5.指导读一读。三、整体感知。学习二段——欢腾的世界师:是谁使广阔的草原变成了欢腾的世界?板书:动物人指名读描写动物的句子,哪些词语体现动物的欢腾?问:生活在这里的小牧民们又在做什么?(学生想象)美丽的草原宽广无比,热闹的草原充满生机,让我们在这美丽动听的歌声中,记住迷人的景色。板书设计锡林郭勒大草原野草动物广阔美丽湖水欢腾的世界野花小牧民作业书面作业熟读课文实践作业教学内容9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分析字形,以及组词等方法掌握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2能力目标:1.能摘录并积累相关词语。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或第四自然段。情感目标:通过展开想象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词。教学难点认真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课前准备教师字词卡学生积累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内容复习导入教学新知1.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学习了这篇课文后谁愿意把你的感受跟同学们说说。学生说哪一部分都行2.师生共同完成课后4题——按要求从课文中摘录词语。再从课外读物中摘录几个。(1)描写青草的。(2)描写湖水的。(3)描写花的。(4)描写动物的。注意指导学生除了摘录书中的词语,还要摘录课外的词语。比一比看谁积累的词语多。指导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学生交流。背诵的方法。一、学习本课的生字。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自己记忆字形,找出记忆字形的窍门。3.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好。4.汇报记字的方法。(1)铺芒仅闲驹骑(熟字加偏旁)说一说偏旁部首,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