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彼世的经典,今世的隔阂VIP免费

彼世的经典,今世的隔阂_第1页
彼世的经典,今世的隔阂作者:穿心的草绳到今天,我才把茨威格的《罗曼罗兰传》零零散散终于翻完。大概体味出一些自己对《约翰克里斯朵夫》不理解的原因。一来,我读现代作品过多,玩意识流,玩花活,文字满纸飞奔,思想不能贮足任何一点。而这本小说文风上保持着传统风格,一字一句,扎扎实实,记述一位艺术家一生的坎坷,不是喜剧不是悲剧,就是很平常的一部正剧(茨威格说其是无模式的百科全书式的一本小说,我想他大概指的是书中的这个人物),笔法追求细腻准确,把大量的作者个人的认识通过人物对话或者对人物言行的分析一丝不苟地详细表述,并没有给读者太多的阅读发挥空间。对传统的风格,我缺乏耐性。这很难改,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最近看影碟,一遇到文戏就忍不住要按快进键。二来,我非强者,对生活对人对事要求不高,以一种“低标准、松要求”待己对人,“无所谓”伴随着我的眼睛和心路与自己有限的狭窄的生活空间作着低调接触。而我的阅读总是无法制止自己对文本的参与、对人物的心理对照,一旦我发现书中的人物有我不能接受的言行都会影响我阅读的流畅和兴趣。我最近在心路上追求“自我、个性、自由和宽容”,对自身和周遭的缺点和不如意采取着驼鸟式的逃避主义,而罗曼罗兰塑造的这个人类的希望的形象是以完人为目的对己对人对事都苛责不已的实干家,他处世哲学与我大相径庭,他的言行引起我内心的不安和不愿承认的羞愧。我觉得自己无法让自己变成强者或者至少是坚强一些,稍遇挫折首先想到的不是董存瑞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而是阿Q大叔。这也难改,甚至都不想改,惰性如何缠上我的,根本无从知道,现如今去之比抽丝还难。三来,我没考虑这本小说的历史背景,还有作者的创作意图。传统与现实激烈碰撞的欧洲,民族主义泛滥成灾的欧洲,功利主义成为世俗标准的欧洲,我翻过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梅尼克的德国的浩劫,对此应该有所了解,但读小说时根本没往这边想,老想“这人是不是活得太累?”每每一篇文学评论总脱不开其历史、社会背景,这需要足够的知识积累和总结,象我这样妄下断言只能批之为无知。其四是我要读到的但却被自己的不耐心中止的其实是约翰克里斯朵夫进入成熟期的开始——从《罗曼罗兰传》来看——也应该是全书彰显文义的开始,我老人家却很是时机地要求暂停,一场好局被一个蒙事混饭吃的教练给搅乱了。我会把阅读进行到底吗?我怀疑自己的耐心和信心,这实在是个大部头,而且人物非属我类——我自己的一类和我喜欢的及能容忍的一类。最后老毛病又犯了,检讨完自己的阅读的缺点后再说几句茨威格的坏话,此人号称——应该是后人称——传记大师,我更喜欢他的短篇小说——象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他能把深沉的主题写成惊险电影的形式,而对传记,个人评价不高,简直是差到家,他这人太滥情,写小说感情澎湃自是妙到巅毫写人家传记一味感情狂泻不读传主的作品还以为他在做广告,传应该真实、深刻,由表及里,不退不让,不能把个人喜好作为传主的主题,他在巴尔扎克、托斯脱耶夫斯基里都犯这毛病,难得在狄更斯里写点坏话,但也肤皮潦草,不过我没读过狄的作品,不好乱说。就眼下这本,茨威格就离不开自己写传的滥情的问题,他记述罗曼罗兰青年时期除了少有的几段事实全靠感情撑着,几乎罗放个P他也要欢呼一番,总结他的戏剧作品,一部一部,除了情感释放就是情感释放,我都怀疑这些作品真地那么出色,反正我是没看到。本来对大师应该尊重些,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他吹捧的意味太浓太重太彰显。在书中,他提到罗一生的三大计划之一,一系列的英雄传记,但在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老头之后就打住了,原因是“一个人不可以既作为尊重史实的历史学家又作为追求高尚完善的人类伙伴,来撰写伟大人物的历史”,我翻译他的话就是为了鼓舞群众与真理接壤就需要隐瞒现实的无法克服的阴暗面。这本传记的前言里译者就指出茨威格碍于老友面子没对他的婚姻作过多停留。茨的上述言论几乎可以做时下我们常听到的“多做正面宣传”的理论依据,这可不是哪个一脸呆笑的上级领导酒足饭饱后的金口玉牙,而是一位文学大师的传记精神。前阵子读顾准日记,说不出的悲凉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绿洲书城+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