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为了帮助北京市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准确把握高中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促进高中新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根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结合我市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模块学习要求》(以下简称《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程模块为单元,针对每一主题的“内容标准”逐条进行分解和细化,提出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并提出适当的教学拓展建议。按照《课程标准》对三类学习目标的分类方法,结合我市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的要求,《学习要求》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提出分为不同层次的“水平要求”,高层次兼容低层次的水平要求。具体表述如下:学习水平层次学习水平表述A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B用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等方法,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C能够初步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所学知识,搜集、阅读相关的历史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必修课程历史(Ⅰ)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进程单元学习要点水平要求拓展建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的作用、特点AAC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和历史特点;认识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郡县制的建立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其影响BBC(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BC(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BBC1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AAB结合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和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体会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探讨抗日战争在中国历次反抗外来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2)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AAB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AB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分析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和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AB(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BBC(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BC4.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BBB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AB(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AB2(4)“一国两制”构想和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BB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AB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原因。(2)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AA(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AAB(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我国为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