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课后集训 新人教A版必修4-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4数学试题VIP免费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课后集训 新人教A版必修4-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4数学试题_第1页
1/7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课后集训 新人教A版必修4-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4数学试题_第2页
2/7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课后集训 新人教A版必修4-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4数学试题_第3页
3/7
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课后集训基础达标1.在四边形ABCD中,++等于()A.B.C.D.解析:++=(+)+=+=,故选C.答案:C2.在△ABC中,必有++等于()A.0B.0C.任一向量D.与三角形形状有关解析:++=+=0.故应选B.答案:B3.如右图,在△ABC中,D、E、F分别为AB、BC、CA的中点,则+()A.B.C.D.解析:由于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则+=+=,故应选D.答案:D4.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如右图),=a,=c,=b,则|a+b+c|等于()A.0B.3C.D.解析:如右图所示,a+b=c,∴|a+b+c|=2|c|=.∴应选D.答案:D5.如右图所示,O是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若a+d=c+b则四边形ABCD形状为()A.等腰梯形B.菱形C.平行四边形D.矩形解析:c+b=,a+d=d+a=∴=.∴ABCD为平行四边形.答案:C6.(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解析:(1)++=+(+)=+=+=.(2)+++=+=.(3)(+)+=++=+(+)=+=0.(4)(+)++=(+)++=+=.答案:(1)(2)(3)0(4)综合运用7.下列各式中不能化简为的是()A.(+)+B.(+)+(+)C.++D.++答案:C8.向量a、b满足|a|=6,|b|=10,则|a+b|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解析:当a、b不共线时,如右图,作=a,=b,则=a+b.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知|a+b|<|a|+|b|=16.当a、b共线同向时,如下图,作=a,=b,则=a+b,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可知||=|a+b|=|a|+|b|=16.当a、b共线反向时:如下图所示,作=a,=b,则=a+b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可知|a+b|=|b|-|a|=10-6=4,∴|a+b|的最大值为16,最小值为4.答案:1649.某人从点A向东位移60m到达点B,又从点B向东偏北30°方向位移50m到达点C,又从点C向北偏西60°方向位移30m到达点D,选用适当的比例尺作图,求点D相对于点A的位置.解:如右图,构造了三个直角三角形:△CFB,△CED和△DMA.在Rt△CFB中,|CF|=50×sin30°=25,||=50×cos30°=.在Rt△CED中,||=30×cos30°=,||=30×sin30°=15.∴||=||+||=15+25=40.||=||-||=||-||=.∴在Rt△DMA中,||=40,||=60+.∴||=≈87.tan∠DAM==≈0.5173.由计算器计算得∠DAM=27°18′.∴D在A点东偏北27°18′且距A87米处.拓展探究10.一架执行任务的飞机从A地按北偏西30°的方向飞行300km后到达B地,然后向C地飞行,已知C地在A地东偏北30°的方向处,且A、C两地相距300km,求飞机从B地到C地飞行的方向及B、C间的距离.解:如右图,=+,∠BAC=90°,||=||=300,所以||=(km).又因为∠ABC=45°,且A地在B地的东偏南60°的方向处,可知C地在B地的东偏南15°的方向处.答:飞机从B地向C地飞行的方向是东偏南15°,B、C两地间的距离为km.备选习题11.(1)若a、b为非零向量,且|a+b|=|a|+|b|,则a的方向与b的方向必定___________.(2)向量a与向量b反向,则a+b与a的方向是___________.(3)向量a、b满足关系式a+b=b,则a=___________,|a+b|=___________.答案:(1)相同(2)同向或反向(3)0|b|12.设a表示“向东走了2s千米”,b表示“向南走了2s千米”,c表示向西走了2s千米,d表示向北走了2s千米,则(1)a+d表示向____________方向走了____________千米.(2)b+c表示向____________方向走了____________千米.(3)a+c+d表示向____________方向走了____________千米.(4)b+c+d表示向____________方向走了____________千米.答案:(1)东北22s(2)西南22s(3)北2s(4)西2s13.如图1所示,已知O是线段AB的中点,M是平面上任意一点,试证明+=+.图1图2证法1:如图2,过A、B分别作MB、MA的平行线交于M′易知+==+.证法2:因为=+,=+,而+=0,所以易得+=+.14.如下图甲所示,在重300N的物体上拴两根绳子,这两根绳子在铅垂线的两侧,与铅垂线的夹角分别为30°、60°,求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根绳子拉力的大小.解:如上图乙所示,作出OACB的图形,使∠AOC=30°,∠BOC=60°,在△OAC中,∠ACO=∠BOC=60°,∠OAC=90°.||=||·cos30°=×300=N,=||sin30°=×300=150N,||=||=150N.则可得与铅垂线成30°角的绳子的拉力是N,与铅垂线成60°角的绳子的拉力是150N.15.已知下图中电线AO与天花板的夹角为60°,电线AO所受拉力F1=24N;绳BO与墙壁垂直,所受拉力F2=12N.求F1和F2的合力.解:如右图,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合力F=F1+F2=.在△OCA中,|F1|=24,||=12,∠OAC=60°,∴△OAC为直角三角形.∴||=24×sin60°=24×.∴F1与F2的合力为N与F2成90°角竖直向上.16.如图(1)(2),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的宽度d=500m.一艘船从A处出发到河对岸.已知船的速度|v1|=10km/h,水流速度|v2|=2km/h,问行驶航程最短时,所用时间是多少(精确到0.1min)?图(1)图(2)解:|v|=km/h,∴t=×60≈3.1min.答:行驶航程最短时,所用时间是3.1min.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2.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课后集训 新人教A版必修4-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4数学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