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导入新课:有人说: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不同时段有不同的风景;也有人说: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变迁;词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它永不停息的推陈出新__现在的“粉丝”不是食品,“轮胎”不是汽车配件,“爆炒”不再仅限于厨房,“韩流”和冷空气没有关系,“狗仔队”不是由纯种狗组成,语言进入了超级“选秀”时代。(引题)二、盘点1、在流行文化渐渐攻陷主流阵地的今天,你要是不会说几句新词新语,恐怕会被大家嘲笑你out了,那同学们就展示一下你在课下搜集到得新词新语,并根据其所反映的内容简单归类。举例:a、文化娱乐体育类:超女、海选、爆炒、动漫、彩信、大腕、写真、人气、搞笑b、国家政治类:保先、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十七大、社保、农民工、和谐社会、反恐c、网络语言:晒客、博客、菜鸟、网虫、草根网民、熊猫烧香、上网、下载、病毒d、日常生活类:如美容、瘦身、外卖、料理、按揭、物业、买单、廉租、愿景、磨合e、科技发展类:液晶、等离子电视、纳米技术、转基因、蓝牙、背投电视、信息库2.当大家在生活中不断被新词新语冲击耳膜的同时,有没有考虑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新词呢?能举例说明它所产生的途径吗?明确:1、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新造的。比如歌星、影星、的哥。2、旧词新用而产生的新词语。比如破产、龙头企业。3、来自外语和汉语方言的新词语。比如KTV,UFO,炒鱿鱼,侃大山。4、词语衍生和略缩形成的新词语。比如边贸,触电,断层。三、争论有人认为,新词新语不伦不类,晦涩难懂,阻碍着语意的表达和信息的交流,主张从严治理。也有人认为,新词新语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丰富了汉语言的表现力,它的出现是大势所趋,应当鼓励。还有人主张顺其自然,让社会检验。那你认为对待新词新语应有个什么态度呢?先请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阐述一下自己的分析报告。四、应用刚才同学们的见解都非常独到,对于新词这一新生事物也认识深刻,那是不是所有的新词都可以像传统词语那样随意运用呢?新词新语在运用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做两个活动。活动一:判断下列新词新语的运用场合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1.一新潮女生小亭上学时在小区门口碰上隔壁王奶奶,热情地打招呼,“王奶奶,您早恋(早晨锻炼)回来了,我发现您最近巨靓(很美丽),好养眼哦!2.早前台湾歌手蔡依林宣传新碟时称,销量已突破15万。周杰伦随即炮轰其唱片公司高层为了扩大影响而作假。日前周董再度放炮,主动公布自己的唱片实际预购量,并痛批台湾唱片界对销售量灌水的恶习。——摘自某知名娱乐杂志3.朋友请客,你们会一起去“腐败”:孤独的夜晚,你会一个人在论坛上“潜水”或“抢沙发”;连不上网,你会去请教你身边的“电脑达人”;看不上某一只“菜鸟”,只因为他不够“IN”……——摘自某人网络博客4.偶8素米女,木油虾米太远大的理想,只稀饭睡觉、粗饭,像偶酱紫的菜鸟……”。(我不是美女,没有什么太远大的理想,只喜欢睡觉、吃饭,像我这样子的新手……——摘自重庆某中学期末考试学生作文5.在政治学家、资深党建专家、党章研究学者叶笃初新编的《新党建词典》中出现了以下新词:“小村官”——系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者的昵称,在习惯上亦有叫“大学生村官”的,正式称呼应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用心爱心专心“网络反腐”——网络具有信息传递迅速、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等特点,并且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在廉洁教育的推广上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殊优势,通过网络公开腐败案例具有强烈的警示震慑作用……“带病提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也称“带病上岗”。是群众对一些有腐败行为的党政干部“边腐边升”、得到提拔和重用现象的约定俗成的说法。还有“潜规则”“海选”“阳光公选”等,其中1/3是新词,还有1/3是新解。活动二:小辩论——对于少林寺的CEO这一称呼,释永信解释说,和西方人交流,直接解释“方丈”,不好翻译,不好解释,用西方的词可能更便于解释,便于宣传,便于沟通。言论一出,众人哗然,有人认为无所谓,只要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什么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