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人教实验B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二.学习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项和的公式,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化归能力。2、对等差数列的判断,通项公式和前项和的公式的应用。三.知识要点:(一)主要知识:1.定义:2.通项:,推广:3.前n项的和:4.中项:若a、b、c为等差数列,则b为a与c的等差中项:2b=a+c5.简单性质:(1)(2)组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3)组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4)若a1>0,d<0,Sn有最大值,可由不等式组来确定n。若a1<0,d>0,Sn有最小值,可由不等式组来确定n。(二)主要方法:1.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2)中项法:(3)通项法:(4)前n项和法:2.知三求二(),要求选用公式要恰当。3.设元技巧:三数:四数:【典型例题】例1.(1)在等差数列中,已知解:设首项为,公差为,则用心爱心专心(2)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和为34,后3项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求这个数列的项数。解:,(3)已知为等差数列,前10项的和为前100项的和为,求前110项的和分析一:方程的思想,将题目条件应用公式表示成关于首项与公差的两个方程。解法一:设的首项为,公差为,则分析二:运用前n项和的变式:解法二:为等差数列,故可设,则解法三:例2.设是等差数列,求证:以为通项公式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分析:解题过程使用了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和前n项和公式,要求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题。证法一: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前n项和为,则证法二:设的前n项和为用心爱心专心,是等差数列。例3.(1)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之和为Sn,已知a3=12,S12>0,S13<0,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2)指出S1,S2,S3,…Sn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解:(1),,即,由,代入得:。(2)由,可知:,所以S6最大。例4.数列的前n项和(1)是什么数列?(2)设的前n项和。分析:本题考查数列的基础知识,以及含绝对值的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在求和前首先要确定,从哪一项开始该项的值为负,然后将和分段表示。解:(1)又(2)令①当,所以的前n项和②当,由得数列的前n项和为由①②得数列的前n项和为本讲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1、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通常考虑两类方法:①基本量法:即运用条件转化为关于和的方程;②巧妙运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一般地,运用性质可以化繁为简,减少运算量。2、深刻领会等差数列的性质,弄清通项与前项和公式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用心爱心专心一、选择题1、等差数列中,已知,则n为()A.48B.49C.50D.512、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有()A.B.C.D.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A.12B.10C.8D.6*4、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A.d>B.d<3C.≤d<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