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四单元19《观舞记》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2.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借鉴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学习重难点】1.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揣摩文章运用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写法。【学习方法】朗读体会感悟【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通读课文:读几遍课文,读通课文。2.收集资料,共享资源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家。主要作品有《》《再寄小读者》,诗歌《》《繁星》等。3.积累词语咿哑()粲然()颦蹙()惆怅()静穆()嗔视()叱咤()花鬘斗薮()解数()端凝()尽态极妍()4.熟悉文本,整体感知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二、检测预习三、学案导学品读课文,集体探究1.美在文中哪些具体语段得到生动的描绘?2.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来表现舞蹈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方法指导:用什么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什么的什么特点)四、拓展延伸1.本文和《安塞腰鼓》同样是写舞蹈的,两者有什么不同?2.欣赏一段舞蹈(《千手观音》),用优美的词语来表现自己所看到和所想到的,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五、同步练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咿()哑颦()蹙()嗔()视叱()咤()风云尽态极妍()2.词语填空变幻多___本色当___低回___转咤风云___浑身___数尽态极___息息相______合悲欢课内语段阅读(一)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1.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对卡拉玛舞蹈时的___和___描写来展示其绝美的舞蹈。2.作者在上面的描写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3.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语言不通”的我们“起了共鸣”?4.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带给“我”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5.文中引出白居易的两句诗有什么作用?(二)看戏叶君健(1)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2)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3)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缕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海市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