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强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影响与启示荷兰集成农业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卢辞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人口1600万,相当于我国的XX省;其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不到XX省的1/3。十多年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在世界农产品净出口额的排行榜上,荷兰一直仅次于美国。研究发现:这里没有包括园艺类产品(鲜花、观赏植物、蔬菜以及蘑菇等)和渔业产品。这些产品荷兰都有大量的净出口,而美国则有可观的净进口。以1996-1999年4年的平均数为例,加上这两类产品后,荷兰的净出口值接近176亿美元,而美国则减少到了148亿美元;这种格局在2000年就更加明显,荷兰的净出口额超过146亿美元,而美国不足32亿美元[1]2-4。总之,在农产品净出口方面,荷兰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荷兰农业的奇迹,与其鼎力发展集成农业是分不开的。本文以荷兰园艺业、奶牛业为例,研究集成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农业所起的推动作用。一、荷兰集成农业概况1.集成农业的特征集成农业是按照一定的农业生产要求,将农业技术集成到农业装备中,然后把这种农业装备以50%以上的政府补贴直接销售给农户,以解决某种生产方式(如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下推广系列复杂的农业技术所形成的成本大、风险高的问题。它应当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荷兰在赢得农产品出口的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有其集成农业的巨大贡献。可见,集成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集成农业与大都市圈连接在一起。荷兰的人口密度大,农业紧靠大中城市,特别是荷兰西部三省(乌得勒支、北荷兰省、南荷兰省,简称西三省)人口尤其密集,铁路、公路密如蛛网,把荷兰最重要的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城市连绵带。没有园艺业和奶牛业这种集成农业的早期发展,难以想象荷兰农业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国际竞争力。集成农业的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第1页共10页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研究荷兰的集成农业,我们不仅可以认识集成农业的一般特点,而且可以从荷兰在获得非凡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这个发展历程中得到启示。荷兰西三省形成了一个人口最密集的红色带,其人口超过600万,占全国人口的2/3。这个大都市圈形如一个稍稍倾斜的“匚”字形,东部缺口是农田、牧场和树林,国家规定不得侵占,人称之为绿色心脏。在荷兰,土地利用被区分为绿区和红区,前者是指自然保护区、林地和农业,后者是指工业、城市住宅和各种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分明,并且严格防止后者对前者的侵占。2.集成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荷兰土地的利用方式与我国的差别很大。虽然总起来说,荷兰人均土地面积比我国还少,人均的土地面积仅为0.058公顷,但是农业用地中,农作物种植面积还没有牧场的面积大。以西三省为例,牧草地达到20.9万hm[2],大田蔬菜3.4万hm[2],其他农作物用地不到9.2万hm[2],后两项总面积仅为牧草场的3/5。同时,西三省总共有玻璃温室约7080公顷,占全国玻璃温室面积的2/3以上;尤其是南荷兰省,集中了全国玻璃温室的55.6%,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玻璃城[1]50-59。1994年到2001期间,荷兰的农业就业人数从28.2万下降到26.8万,即减少了5%。西三省奶牛业比较重要的乌得勒支省的农业就业人数减少得最快,7年里几乎减少了14%,而南北荷兰两省的变化却很小,大致保持在8万左右;其中,北荷兰省还有所上升[2]。从西三省主要的生产活动来看,花卉是特别重要的产业,而奶牛业则是它们共同的一个重要产业。对比我国大城XX县区,园艺业和奶牛业也逐渐成长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中看起来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下面就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例,研究荷兰式集成农业的先进性及其产生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二、园艺业高度发达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园艺业包括花卉、蔬菜、蘑菇、水果和名目繁多的观叶植物、园林苗木等第2页共10页等。在荷兰的很多文献中,园艺业与农业往往并列而称,可见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1.园艺业高度发达的原因第一,历史悠久,气候适宜。荷兰西部地区花卉业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渊源,加上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花农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