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之比较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之比较作者姓名高虹娣所属单位潍坊中学联系地址潍坊市奎文区中学街1号联系电话15966180160电子邮箱Gaohongdi1983@163.com邮政编码261041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所需时间6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蜀道难》《行路难》《咏怀古迹》《登高》是高中语文必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本主题单元将分成3个专题。专题一:李白诗歌的风格是什么?通过讨论,解答李白豪迈飘逸的性格特征;专题二:杜甫诗歌的风格是什么?通过讨论,搜索资源解答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性格特征;专题三:盛唐时期的“双子”诗人共同关心的是什么?用比较法、讨论等方式找出二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这一共同点。通过这三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对盛唐诗歌的代表人物的创作风格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对文学作品源于现实生活的观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更关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关心时事。本单元的学习方式以探究、小组分工协作、网络资源的搜集等方式为主。这三个专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做了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为今后学生学习古诗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及其寓意2、感受诗歌风格,理解诗人写作特色3、诗歌的创作来源即因时而作过程与方法:1、通过区分两种诗歌风格,培养用讨论、对比的方法认知事物的能力2、通过运用搜集相关学习资料的活动,体会信息技术在语文课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二人的创作风格,让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情,关注家人,关注社会2、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思考对应课标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李白诗歌为人熟知的特点是什么?2、杜甫是一位什么样的诗人?3、盛唐双子诗作中共同关注的是什么?专题划分专题一:李白豪迈飘逸的诗风(2课时)专题二: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2课时)专题三:李白杜甫诗作创作背景---李白杜甫两人的共同关注点是什么(2课时)专题一李白豪迈飘逸的诗风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诗人李白才思敏捷,诗风豪迈飘逸,浪漫奇绝,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他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全诗以雄健奔放的诗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的奇伟壮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丰富奇妙的想象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本专题主要学习内容是:对诗人的生平和创作做一个简要的概括,了解诗人的个性;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资源,结合注释,大体读懂诗意,并能熟读成诵;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