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一、教案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师用含二氧化硅的实物、光导纤维、“中国芯”等,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主要采用了学生讨论、自学、教师引导、归纳,并同已学知识相比较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参予教学,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探究的能力。由于在初中已学过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了解硅及二氧化硅的重要性质。2、了解工业上高纯硅的制备方法。3、了解硅、二氧化硅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和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开发新材料的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碳与硅,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迁移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硅和二氧化硅的用途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需要。三、教学重点:硅和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四、教学难点:硅和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玛瑙饰品、石英钟、石英眼镜,盐酸、硅酸钠溶液、试管、胶头滴管。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玛瑙饰品、石英钟、石英眼镜等。设问:1、从化学的角度看,你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2、沙子、石英、水晶、硅藻土等都是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关于SiO2,你还知道的哪些内容呢?教师引导:我们从化学的角度对上述内容进行整理。属于物理性质方面的:属于化学性质方面的:集中注意力,观察二氧化硅硬度大、不溶于水、制造光导纤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等。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思考、讨论,将知识归类整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看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处理问题,使知识有序化。培养学生的归纳能用心爱心专心属于用途方面的:过渡:关于SiO2的性质及用途,我们还有一些不很明确或不知道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硅。板书;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设问:研究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哪些角度进行探究。二氧化硅的状态、熔沸点、硬度、及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板书:1、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不溶于水。设问: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如何呢?学习一种新物质的性质我们往往可以找一种熟悉的、跟它比较有可比性的物质进行对比学习。你觉得应该找哪一种物质进行对比学习?讲讲你的理由?追问: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提问:请举出表现二氧化碳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弱氧化性的几个具体实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提问:二氧化硅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与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分析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分析补充与评价。讲述:二氧化硅还有一个特殊性:它可以与氢氟酸反应[板书]SiO2+4HF=SiF4↑+H2O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不溶于水。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碳元素和硅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氧化物的分类角度考虑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考虑具有弱氧化性学生动手书写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CO2+CaO=CaCO3CO2+H2O=H2CO3CO2+C=2CO学生类比书写化学方程式:SiO2+2NaOH=Na2SiO3+H2OSiO2+CaO=CaSiO3SiO2+2C=Si+2CO理解、记忆力。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方法指导。温故而知新,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为学习SiO2的性质作铺垫。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将SiO2的性质归入原知识体系中,并对原知识体系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加深理解SiO2与氢用心爱心专心[讨论]实验室如何贮存氢氟酸?小结:比较SiO2与CO2的化学性质,板书:2、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能与氢氟酸、碱性氧化物、强碱溶液反应。讨论:已知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为什么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演示实验: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观察现象,分析结论。补充:硅酸的酸性比碳酸还弱探究:以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取硅酸1、制取含氧酸的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