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得体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2、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连贯题3、平时练笔时力求做到用语连贯,语意贯通教学重点:目的1、2教学设想:讲解两课时训练两课时讲评两课教学过程一、考点阐述“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它的三个条件是:(1)统一的话题;(2)合理的句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从1990到2002年,连贯题高考年年有,1998年甚至出现了两题;此类试题灵活,对传统试题的内容和形式常有突破,每年都有一些新创意在这类题中出现,题型也年年有变。所以我们应练好内功,以“不变”应“万变”。二、考题剖析分析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言连贯题,并指导学生引出规律。㈠课前发讲义,让学生先做几道连贯题。练习1:以下四句顺序如何排列,全段才连贯。(1)四周的景色秀丽异常。(2)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顽皮的小虾儿,在眼前游来游去。(3)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4)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参考答案:将第(2)句移到最后,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练习2: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写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湛蓝高远的太空,充溢着无极的雄浑,人们思维的触角发出奇妙的幻想,______________。(2)杭州的市树桂花和香樟,论枝叶繁茂的姿形,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足可荣获“树中之星”的佳称。①飞向缥缈的太空世界,于是有了嫦娥的神话憧憬。②于是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憧憬,飞向缥缈的太空世界。③论飘溢四野的郁香,论四季不凋的品性。④论四季不凋的品性,论飘溢四野的郁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选A练习3: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思路就不广。但是,切切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你若喜欢上了一本书,不妨多读:_______________。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A、第一遍可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二遍囫囵吞枣,这叫享受;第三遍可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B、第一遍可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C、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D、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第三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参考答案:选C(“粗读”“精读”;“研究”依此思路判断)练习4: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中午12时,____________________A、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获取了全部赃物赃款。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获取了全部赃物和赃款。C、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赃款也同时取获。D、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全部赃物赃款也同时获取。参考答案:选B练习5:我“腾”地跳下炕,拿了洗脸盆,盛满清水,端放在院子中央。勾头一瞧,哟__________!调皮鬼,还躲躲闪闪跟我捉迷藏呢。A、月光果然映入水盆里了。B、水盆里果然映入了月光。C、月亮果然跳进水盆里了。D、水盆里果然跳进了月亮。参考答案:选C(从最后一句看,陈述对象应是月亮,B、D陈述对象不统一,选C更形象)练习6: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于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不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成长起来。A、也不免发现令人遗憾的粗劣句子。B、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参考答案:选B项。(因为题干中将优美的句子比喻成了“晶莹的宝石”,所以后文对粗劣的句子也应当采用比喻的说法,使之风格一致。由此可见,应当选填B项)练习7、2001年高考题: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练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