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一分校高一化学《原子结构(2)》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和常识。2.理解电子云的描述和本质。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类比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过程:[引言]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的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子一,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的运动有何不同?我们又怎样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呢?下面我们就了解有关核外电子的状况。[板书]二、核外电子运动特征[讨论]宏观物体的运动的特征。[总结]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及运动的速度;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讨论]微观粒子(电子)的特征:[总结]A.电子的质量很小,电子的运动速度很大,核外电子的运动范围很小(相对于宏观物体而言);B.不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也不不能描画出它的轨迹(测不准原理)[讨论]根据我刚才介绍的情况,请问核外电子运动有什么显著特征呢?(引导学生讨论)[讲解]例如以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为例:我们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大小——几率(电子云)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用假想的给氢原子照相的比喻来加以说明。我们知道,氢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为了在一瞬间找到电子在氢原子核外的确定位置,我们假想有一架特殊的照相机,可以用它来给氢原子照相(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先给某个氢原子拍五张照片,得到如图5-2所示的不同的图像。图上表示原子核,小黑点表示电子。然后继续给氢原子拍照,拍上近万张,并将这些照片对比研究,这样,我们就获得一个印象:电子好像是在氢原子核外作毫无规律的运动,一会儿在这里出现,一会儿在那里出现。如果我们将这些照片叠印,就会看到如图5-3所示的图像。图像说明,对氢原子的照片叠印张数越多,就越能使人形成一团电子云雾笼罩原子核的印象。氢原子核外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处密度越大,在离核越远处密度越小。也就是说,在离核越近处单位体积的空间中电子出现的机会越多,离核越远处单位体积的空间中电子出现的机会越少。1[板书]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电子云”。注意:(1)图中的每个小黑点并不代表一个电子,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2)“电子云”是核外电子运动的一种形象化表示。[板书]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研究下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的情况讨论:学生填写: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12345层序数1234567电子层符号KLMNOPQ离核远近能量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OP2氦He210氖Ne2818氩Ar28836氪Kr2818854氙Xe281818886氡Rn28183218821.根据上表和在初中学习的部分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讨论核电荷数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形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并将讨论的结果分别填入下表中.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板书]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由内向外按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第n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层电子数≤8。(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18,倒数第三层电子数≤32。讨论:[板书]3.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①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He为2)处于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②非金属性与金属性(一般规律):电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元素性质金属元素<4易失金属性非金属元素>4易得非金属性[练习]1.某原子共有5个电子层,则其O层可容纳电子个,N层可容纳电子个。2.以下有关电子云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子云示意图的小黑点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B.电子云示意图中的每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C.小黑点表示电子,黑点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