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3课《螳螂捕蝉》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VIP免费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3课《螳螂捕蝉》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_第1页
1/1
螳螂捕蝉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螳螂捕蝉”的故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创造性的复述课文。2.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3.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1.课文开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吴王想攻打楚国,大臣劝阻吴王不听。2.为了阻止吴王攻打楚国,侍奉吴王的少年做了什么一件什么事?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被吴王发现后,给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3.少年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劝阻吴王不要攻打楚国。4.既然目的是这个,直接向吴王讲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呢?大臣们直接劝阻过,没有效果,而且吴王说过,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听到这个命令后,少年认识到直谏不行,但又不忍心眼看着自己的国家白白地葬送。所以他才想出这个办法。5.“螳螂捕蝉”和吴王伐楚这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呢?他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着放的祸患。6.少年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用原文回答。达到了。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7.文中的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个聪明、机智、勇敢、忠心爱国的人。【小结】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的特点就是借助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侍奉吴王的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他还懂得一个好的主意要成功,得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恰当的时机,他可算得上是一个充满智慧又勇敢的人。现在人们常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比喻那些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人或事。用心爱心专心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3课《螳螂捕蝉》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