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九年级历史下川教版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川教版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2)培育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材料分析、问题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识记上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华国锋和邓小平分别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什么贡献呢?导出新课讲述新课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1976年粉碎“-”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②由于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1978年在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③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2.内容:主要内容: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________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③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________上来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工作要以________为中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心。④在经济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3.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了序幕,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二、经济体制改革(一)农村改革1.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中开始原因人民公社高度集中统一,搞平均主义,农民缺乏自主权。人民公社压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生产力,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2.过程(1)农村:1978年,在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合作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共有为前提,坚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下载后可任意编辑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优越性: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自主权,克服了分配中平均主义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进展。(二)城市改革A.城市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④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进展。⑤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B.影响: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________,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进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根本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了生产力的进展。2.过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推动了市场经济的进展。(2)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进展才是硬道理,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3)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5)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