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报告会发言稿: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新时代追梦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奋斗、默默奉献。而我可以骄傲地说,我就是其中一员。多年来,正是对航天事业的执着情怀,我硬是从一个图纸都看不懂的“门外汉”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我出生在一个航天职工家庭,踏着父辈的足迹,高中毕业后进厂当了一名铣工,成为一名航天人,这个岗位也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那时的我,常常因为看不懂图纸把工件加工报废,没少挨师傅骂。后来,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的责任意识种子逐渐根植于心底。把土豆、萝卜切成零件模型帮助自己理解图纸;捡报废刀具在砂轮上一遍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摸索出一套成熟经验,技能水平逐渐得到大家认可。1997年8月、1999年3月,我厂57名队员两次征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期高质量交付被誉为“一项伟大的工程”的载人航天火箭活动发射平台,保障了“神舟”飞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次次完成飞天之旅。师傅带领我们攻克难关的日日夜夜令我永远铭记。2000年,我所在的分厂引进了一台数控铣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数控机床,我也有幸成为我们厂第一个吃数控编程操作“螃蟹”的人。从生搬硬套到反复实际操作,直至融会贯穿;从逐字逐句写指令代码到宏程序应用再到系统变量开发,数控加工技术的“神奇面纱”被我一层一层地揭开。2024年,国防重点项目研制生产进入了攻坚阶段,也是那一年,我成为204数控铣班组组长。我和班组成员一起潜心钻研,通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承弹口操作三步法有效破解了在三轴机床上实现了五轴机床的加工功能这一瓶颈,为后续系列产品加工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这个年轻的班组打了一个美丽的攻坚战,制造了年产36台套的奇迹,为提前装备部队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4月20日,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实现“太空筑家”梦想迈出了关键一步。电视机前的我们喜极而泣,航天人十年的功夫造就了火箭600秒的完美飞行。运载能力从8吨到13吨,仅在发射平台4万多个零件制造中,我们就攻克了无数个难题。一路走来,我和我的班组经历了数控加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点到集群、从起步走向深化的过程,同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们也收获了诸多荣誉。2024年,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国家级韩利萍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实现技术革新300余项,成功申报并获得11项国家专利,被全总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我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等荣誉,并且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和中国妇女十二大执委。今年,我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航天科技集团成立20周年。让我们用行动建功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