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类别: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初中地理“自然分材”课堂教学上的兴趣培养课题主持人:梅双丹所在单位:丹阳市云阳学校申报日期:2016.10.9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主持人姓名梅双丹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82.5行政职务团委副书记专业技术职务中一研究专长教学工作专业发展情况校级骨干教师课题完成情况工作单位丹阳云阳学校联系电话13952830206E-mail25092351@qq.com——1——通讯地址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邮政编码212300课题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刘金妹戴铭红洪慧勇冯爱英中学高级中学高级中学高级中学一级云阳学校云阳学校云阳学校云阳学校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指导课题研究指导课题研究组织理论学习开展调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1)课题提出的背景一直以来,中学地理教育在我国教育界都处于困境和低迷的状态中,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尽管近年来地理已经成为高考科目之一,但因为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有少学生、家长、班主任,甚至是学校领导对地理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导致中学地理教学短时间内不能摆脱低迷的阴影。就我们云阳学校来说,学生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期间,一直受传统课程设置观念的影响,地理的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也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而这种状况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地理课课堂教学情况、地理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地理毕业考试的及格率。其实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它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环境教育、促进知识、技能增长和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别的学科无法代替的功能。地理教育对于培养我们下一代,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自然分材”教学法正好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地理的魅力。“自然分材”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学力的自然分化,通过采取兴趣导学、自学、讨论、交流互帮、知者加速等手段实现共同而有差异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着眼于学生学力、能力、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发现,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对地理知识毫无兴趣,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地理的学习,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这些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产生厌学的心理。表现为学习效率低,学习不得要领,学习成绩相当差,达不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形势下,素质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一般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如何培养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特长?就是怎样在积极的课改前提下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呢?怎样能让这些兴趣和方法拓展延伸持续进而迁移到其他学科呢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科学兴趣、科学素养,重视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然而学生的平时学习任务较重,初中地理课堂时间有限,那么,对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兴趣培养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有兴趣学习地理,才能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如何立足于我校实际,激发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摆在我校全体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瓶颈问题。为了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抓住机遇,立足于我校的实际情况,充分的发挥地理学科的独特优势,更好的完成地理教育教学目标,我们提出了“初中地理“自然分材”课堂教学上的兴趣培养”这个教育科学研究课题。——3——(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是教师必要的功课。学生对地理课堂有兴趣了,自然学习地理的效率就会提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地理教学能够培养出较高的学习兴趣那么孩子们对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