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态环境局法治建设工作总结5篇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进展感想四篇生态环境局法治建设工作总结5篇【篇一】县政府法制办: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我局深化贯彻落实中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XX—20XX)》和省委、省政府《陕西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XX-20XX年)》精神,紧抓全面实现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目标,根据《关于印发宁强县20XX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宁办发﹝20XX﹞76号)要求,围绕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县法治政府建设大局和环保重点工作任务,不断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全力推动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逐步完善一是红线划定工作有序开展。按要求及时成立了生态红线划定工作领导小组,以县政府名义制定印发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严格根据工作方案开展划定工作,目前已将涉及的25个方面基础资料搜集完整,正在编制划定技术方案,生态保护红线一经划定,将作为相关综合决策的底线和前提条件严守到底。二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成立了宁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编制了《宁强县秦岭生态保护规划》和《宁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明确和法律规范了县域秦岭生态保护范围和适度开发建设控制的地带,逐步推动形成秦岭生态保护综合协调和齐抓共管机制。三是项目环境保护准入门槛不断严格。严把项目环评审批关,根据《陕西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要求,严格审查项目环境保护产业政策符合性,杜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不当、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明显抵触的项目落地;四是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目环评审批法律规范严格。根据《环评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及省市审批权限相关规定,坚持行政许可专家评审、集体讨论制度,涉及秦岭范围项目环评审批,实行周报告制度,保证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二、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持续增强一是坚持铁腕治霾,县域空气质量不断提高。以全县“铁腕治霾”三年行动方案为抓手,进一步细化“抑尘、减煤、控车、治源、禁燃、增绿”六举措,联合开展建筑施工扬尘管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严格管控渣土车运输,联合开展巡查检查及餐饮业油烟污染专项整治等各项铁腕治霾联合专项行动;同时,狠抓秸秆禁烧,与18个镇办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部分行政执法事项委托各镇办,要求各镇办严肃处理焚烧行为,夏季禁烧期间累计查处违法行为6起,罚款金额1300元,县域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二是坚持铁腕执法,环境执法监管持续强化。全面实行污染源网格化环境监管和“双随机”抽查制度,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境违法行为全方位查处,环境执法监管不留死角。20XX年,联合国土、林业、水利、住建等部门开展秦岭破坏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态环境问题“清零”、汉江生态环境保护“清亮”“绿盾20XX”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专项行动10余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20余人次,检查企业70余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6起,立案处罚11起,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1份,办理查封扣押6起,停产限产2起,罚款186.054万元。加强环境投诉处理,严格执行环境信访案件接访、查处、结案程序,及时受理处理电话投诉、网络投诉、来信来访及上级转办件59件,办结率100%。三是推行环保督查整改,县域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印发了《宁强县贯彻落实省委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和18个镇办、23个部门单位签订了《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交办单》,逐一明确整改措施、时限要求和责任人,压实工作责任;紧盯督察交办,信访件、媒体和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以及大气、水污染防治、秦岭生态保护等重点难点问题,联合开展专项督查,联合住建、国土、水利等部门合力狠推问题整改,着力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度高的环境问题,县域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三、依法行政制度体系逐渐法律规范一是不断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坚持环境领域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