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3篇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2、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品味形象、贴切、清新细腻的语言。3、品味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4、了解古代说书艺人的精湛表演艺术,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描摹音乐的能力【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及作品,导入新课。《明湖居听书》选自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游记》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炼生。小说中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之游历,记叙其“言论见闻”,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统治下,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示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鲁迅先生把这部作品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责备小说。刘鹗,字铁云,江苏人。1888年因治理郑州段黄河有功升至知府。庚子(1900)年,他买谷赈济北京饥民,后因私售仓粟罪流放新疆,不久死在那里。二、听录音朗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根据时间顺序,台上、台下的反应来理清结构:本文结构图:时间:次日九点钟以后地点:明湖居人物:老残、众多听众、艺人、歌女(黑妞、白妞)事件:听书(唱书)、听书前:台上:空洞无人,设备简陋十点钟台下:拥挤喧闹(侧写烘托)台上:仍空洞无人先声夺人)十一点钟台下:更拥挤喧闹台上:男人(丑陋、弹曲、动心)十二点半钟台下:叫好不绝听书时:台上:黑妞姑娘(十六七岁)─清脆婉转,百变不穷弹罢数分钟(侧写正写)台下:老残感觉:以为观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两人对话:白妞更好、映衬对比)台上:白妞姑娘(十八九岁)─清秀动人、唱书妙绝正喧闹时无比奇异精彩绝妙台下:鸦雀无声─暗暗叫绝─轰然雷动听书后:闹声稍定台下:少年盛赞白妞,众人交口称是三、分析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一)侧面描写:在白妞出场前写戏院盛况,琴师的演奏,黑妞演唱,观众议论,烘托白妞高超技艺。1、戏院盛况(1)说明济南已掀起了一股白妞热,为了欣赏白妞演唱,人们不惜提早几小时赶到戏院,不吃饭,烘托了白妞说书魅力无穷,为白妞出场渲染了浓烈气氛。(2)来的各方面人,说明白妞演唱艺术雅俗共赏,对各阶层人物都有吸引力。(3)戏院嘈杂场面描写,为白妞出场肃静埋下伏笔。2、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观众的评论写琴师用先抑后杨的手法,先写相貌,写小调,再写绝妙的轮指,为描写他为白妞伴奏设下伏笔。写黑妞从外貌与演唱两方面,目的在于:(1)为写白妞设伏笔,可以省去笔墨。(2)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意穷,无可复加。然后用观众评论(第245页)使文章绝路逢生,从而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之高、绝妙。第二教时一、继续分析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二)正面描写:出场、演唱、反映三方面写。1、白妞出场先写外贸,紧接着写梨花简的几声叮当,鼓棰子的两下轻点,两眼一顾一盼,来写她出场时的动作和动作所产生的结果。2、白妞说书描写白妞说书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作者首先用声音的高低、缓急,把演唱分五个部分:(1)初不甚大:演唱开始(2)越唱越高:演唱进展(3)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4)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5)人弦俱静:演唱的结束使读者从整体上体会白妞说书的全局作者具体地从听众的感受出发,用大比方,以人们的感觉、视觉形象,给予声,细致描写,多处用此。人参果:舒服熨斗熨:伏贴钢丝:尖细、高亢、有力登泰山:险、奇、不断升高黄山飞蛇:轻快、回环、多变东洋烟火:形色兼备,多姿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多彩(1)用感觉设喻:通感(2)用视觉设喻:通感(3)用容易体会的声音设喻:比方说唱的音乐转瞬即逝,作者却借助于精妙的比方,把白妞说书的或高或低或缓或急,形象地描摹了出来。从进展、跌宕、高潮、结束,其音乐的过程一目了然,不能不让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