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含反思农村幼儿卫生习惯较差,大班的孩子很多,虽常常强调,但随手乱扔的现象仍较普遍,有的孩子即使在幼儿园里会注意不乱扔,但走出校园就开始不自觉了,在他们回家的路上,常常会看到土埂上的白色面包袋,水田里的零食包装袋、泡沫餐盒等,究其原因,除了成人的影响以外更多的是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乱扔是不好的行为以及乱扔的后果,由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身边的垃圾,知道不能乱扔垃圾。2.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影响身体健康,培育幼儿保持环境清洁的习惯。3.感受到脏乱环境的弊端和清洁环境不同的美。4.同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探究、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垃圾,不随手乱扔垃圾。难点: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让幼儿保持环境清洁从动手捡拾垃圾开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活动准备1.图片、课件。2.寻找观察了身边周围清洁和脏乱的不同环境。3.幼儿自制装垃圾用的纸袋。活动过程一.老师操作课件,引导幼儿认识什么是垃圾,它们都是从哪里来的。1.“香蕉、苹果等吃剩下的皮、果核就变成了垃圾。”2.“用完的电池、喝完的酒瓶、写完的作业本乱扔掉就是垃圾。”二.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并指出图片中有哪些是生活垃圾,看到脏乱的环境和清洁的环境有什么不同感觉。1.“吃剩的瓜子壳,倒掉的饭菜、鱼刺、骨头,做饭剩下的蛋壳、菜皮,各种零食的包装袋,各种废旧塑料袋纸屑、纸杯、易拉罐等都是垃圾。”2.“周围的邻居、路上的行人、车上的乘客、风景区的游客等假如把垃圾乱扔,就会把各个地方弄得又脏又乱。”3.“你们看到又脏又乱的地方有什么感觉?看到清洁洁净的地方又是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不乱扔垃圾。1.“在家里你把垃圾扔在什么地方?”(垃圾桶里,院子的.角落里,簸箕里的,塑料袋里等。)2.“假如你在田边、土埂上、公路上、校园里发现了零食袋、废纸、瓜果皮怎么办呢?”(拾起来,找找附近的垃圾桶,扔到桶里;捡回家,扔到簸箕里……)3.“你在放学路上,出去玩的时候吃了香蕉、瓜子、面包、饮料等后的香蕉皮、瓜子壳、包装纸、饮料盒等都丢在哪里呢?”(带回家扔到垃圾桶里)4.“你在路上、水田边、汽车和火车上、船上有了垃圾后怎么办呢?能不能乱扔?”(放在口袋里带回家,扔在车上和船上的垃圾桶里,不能扔在路边、田里、车窗外、河里。)5.“你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怎么办?”(告诉他不要乱扔垃圾,请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6.“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要少用或不用塑料袋装垃圾?”(大部分的垃圾最后都被埋入了土里,塑料袋埋入土里很久很久都不会腐烂。)四.组织幼儿“我爱清洁”的实践活动。寻找教室里,走廊上,操场等幼儿园各个地方,把垃圾捡入自己制作的垃圾袋中,最后扔到垃圾桶里,强调活动安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五.组织幼儿洗手,老师总结、评价。六.活动延伸:1.装饰自制的垃圾袋,让垃圾桶变得漂亮。2.提醒幼儿随时注意保持身边环境清洁,不乱扔垃圾,引导幼儿制作“垃圾的分类”图。3.把垃圾变废为宝,引导幼儿用挂历、纸杯、果冻盒、饮料瓶等废旧材料自制玩具,装饰班级。教学反思1.在准备活动前,开始是想让幼儿自备塑料袋作为垃圾袋的,因为那样会较为方便,但考虑到塑料袋自身也是一种白色垃圾,所以在课前组织幼儿自制了纸质的垃圾袋。2.在引导幼儿讨论身边看到的垃圾时,在家里、公路上、水田边、土埂上是他们有生活经验的,幼儿的的回答较积极,而在火车上、船上是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要特别告诉幼儿车上和船上也有垃圾桶,别把垃圾扔出车窗外和水里。3.幼儿对“垃圾都到哪里去了”感到好奇,假如这里采纳图片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垃圾的处理和降解程度,幼儿对环保的认识会更深些。4.整个活动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幼儿对垃圾和保持环境清洁有了一定的认识,讨论内容较多,但都是他们常见的,活动氛围较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实践活动较活跃,幼儿参加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