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儿》原文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儿,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儿。在我上学的时候,好让它替我给您唱歌。歌声会把您领进山野,让您看到小溪里滚动的清波。闻到山花扑鼻的芳香,听到百鸟齐鸣的欢歌。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儿。您听,它唱得多好,“蝈蝈儿,蝈蝈儿蝈蝈蝈……”【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儿》教案第一课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2、释题: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二、初读课文。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2、教学生字。生字读音部首笔画组词笔顺盲喜邻替野童难忘3、理解词语。喜滋滋:高兴的样子邻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田野:有农田的野外地区欢乐:高兴和欢乐童年:儿童时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清波:碧清的水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三、指导书写。野:“里”的最后一笔改为提。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替:左上的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日稍扁些。难:“又”的最后一笔改为点。四、当堂巩固。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练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盲喜邻替野童难忘二、分析理解。(一)1、齐读。2、“我”提回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3、“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二)1、指名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漂亮,会唱歌)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从第二句你知道平常“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三)1、指定小组齐读。2、“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蝈蝈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看出她心里很兴奋。)3、出示投影片。(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蝈蝈的叫声,仿佛来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2)从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蝈蝈为盲婆婆带来了不少欢乐)(3)盲婆婆还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四)1、比较2、4小节,(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节中表示的意思更深。)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夸蝈蝈唱得好听有什么用意?(蝈蝈会为婆婆带来更多的欢乐。)3、巩固认识“……”省略句。三、总结全文。这首诗通过描写“我”送蝈蝈给盲婆婆,为盲婆婆送去了许多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关怀,帮助,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四:当堂巩固。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指名朗读课文。二、指导背诵课文。1、听课文录音。2、指名读,引导背。3、自由练背。4、同桌互背,老师抽背。三、当堂巩固。1、指名背诵课文。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地提回了一只()的蝈蝈,()滋滋地送给了(0家的()婆婆。(2)歌声会领您走进(),()小溪流淌的()。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声会把您带回(),相起往日()的()。(3)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的蝈蝈,在我()的时候,就让它(0我给您()。四、作业。1、组词。你()邻()里()居()您()领()野()尾()2、把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婆婆一只我绿色送给蝈蝈的想起让欢乐婆婆了歌声童年的【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儿》教学反思《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儿》是一首简短的诗歌,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歌的内容浅显易懂,不需要太多的讲解,我把重点放在了读和感悟上,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悟出应懂得的道理。在感悟的过程中为他们设计了不同的问题,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如在读第四小节时,我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蝈蝈代替小朋友来陪伴盲婆婆,听着蝈蝈欢快的歌声,婆婆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回答的五花八门,其中不乏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