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什么理由让别人爱我?作文42分给低你了吗?同学,请摸着良心说,作文分给低你了吗?孩子,一次次的考试,周考、月考、模拟考,一次次的作文,40、42、43、44,我知道,你急了。你问:为什么不给我作文高分?孩子,今天,我想反过来问你一句:请给一个让老师给你作文高分的理由,好吗?年轻时,人总是喜欢问:你为什么不爱我?却很少去问:你为什么会爱我?你都用心尽力了吗?你能保证别人随便看你的作文的哪一段都能看到你的亮点、实力、精心的设计吗?当你连续的得到低分时,你一定是拥有稳定得到此分的模式,你要改革、你要创新,你要换招!孩子,你的标题有魅力吗?让人看一眼就知道你是扣话题的、扣材料的吗?让人看一眼就知道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吗?让人看一眼就知道你是深刻的吗?让人看一眼就知道你是有文采的吗?让人看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吗?材料作文你注意到标题要是观点句了吗?如果你不能起“云在青天水在瓶”“闲雨轻敲鱼鳞瓦”“园花寂寞红”“庄周的燕子”之类的名字,那么就起“适应环境,成就梦想”“现实是船,理想是帆”“抑制诱惑,坚守自我”之类的也行呀,但请你千万别起“论毅力”“我的想法”“环境的作用”之类的行吗?孩子,开头的三个目标你达成了吗?,每一个方也就是在三到五行里完成扣题、亮观点、展示文采三个目标了吗?引用没?修辞没?语句整齐没?语言精练没?能让人一眼看明白的就不要让他看两眼,能让人两眼看明白的就不要让他看三眼,能让人三眼看明白的你玩完了!你还记得吗?你在T台上,几十秒的时间,你却像平常一样走路,是你不礼貌还是观众不给你机会?这里是考场,几十秒的机会,你却像平常一样作文,是你太低调还是阅卷者心太狠、眼太浊?孩子,你的作文分段合理吗,好看吗?在大街上匆匆走过,我们难忘的人不也常常因为她有好身材吗?那匀称合理、凹凸有致、富有变化、阿娜多姿的身材不常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吗?如果她脖子比头还要大,如果她中间啤酒肚、头小如拳、脚细如针,如果她上下像刀切得一样整齐方正,请问会给你美感吗?一篇八九百字的文章只有三段,那不是猪样式作文是什么?你少了也要分成七段吧?另外,那最美的一句、最精练的一句、最诗意的一句、最扣题的一句、最对称的一句、最发人深省的一句、最让人过目难忘的一句,总之你最得意的一句、最能夸饰你水平的一句,你给它一个单独、突出的位置了吗?孩子,如果你总是让最“亮”最“靓”的话湮没在大的段落中,哪里有理由给你高分呢?另外,你养成用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来写考场作文了吗?每次填作文,填多了,能不娴熟能不出彩吗?孩子,你选材有妙招吗?如果不写苏轼被贬、屈原跳江、陶渊明归隐就写不成作文了吗?你替阅卷老师考虑过吗,他在几天内看屈原跳几万次江他心里是什么滋味?所以我说,看题目第一眼就想到的东西不能写第二眼看到的也不能写,看第三眼想到的才能写。写《时间在流逝》能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算不错了吧,但阅卷现场以这一句开头的作文还是让人看厌了。好,你肯定会问“老师我没有素材怎么办,怎么积累素材,要不要读点书”?实话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不认为看几本《读者》、《意林》还有一些商家应时推出的素材书能对高三考生有帮助。同样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觉得到高三这个时候了也没有积累素材的必要了,因为每一个人积累的素材都足够了,关键是提取问题。什么叫素材,只有内化成自己能用的才叫素材。并不是惊天动地、扣人心弦的才叫新颖的材料,否则高考作文就变成电影、迷幻小说的大比拼了;也并不是写感动中国人物、新闻联播人物就能够打动人,否则高考作文就变成教化工具了。孩子,你会接着问,那老师你让我写什么呢?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都是写生活琐事的,《红楼梦》、《背影》、《项脊轩志》哪一个不是写琐事的?我们读过的《凡事皆有度》哪一个例子是你不知道的?其实教材上有多少我们可用的例子,但你总是嫌太俗,其实,最俗的是苏轼、屈原、陶渊明,而多数人对教材上的例子却熟视无睹。所以他们变得新鲜起来,巴金是新鲜的,梁任公是新鲜的,韩愈是新鲜的,龙应台、迟子建也是新鲜的,教材上的东西会感动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