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规程通则共1页第9页编号颁布部门办公室执行部门修订次数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复印份数中药材应经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流程图饮片干燥中药材——净制—-切制前的水处理——切制——饮片炮制——饮片包装——检验-—入库一、中药材净制中药材在切制、炮炙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药材达到药用净度标准,称为中药材的净制.1.挑选挑选是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变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档,以便达到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2.筛选筛选是根据药物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箩,以筛去药物中的砂石、杂质,使其达到净度。3.风选风选是利用药物和杂质的质量不同,借风力将杂质除去,一般可用簸箕扬簸,使杂质和药用部分分离,以达到纯洁之目的。4.水选水选是将药物通过水选或漂除去杂质的常用方法.5.去根或茎①去残根是指药用茎或根茎部分的药物,一般须除去主根、支根、须根等非药用部分.②去残茎是指药用根部的药物往往须除去残茎。6.去皮壳去皮壳的药物大体有三类:题目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规程通则共3页第9页编号题目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规程通则共4页第9页编号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体积粗大、质地坚实者,泡的时间宜长些;体积细小、质轻者,泡的时间宜短些.有些质轻遇水漂浮的药材,在浸泡时要压一重物,使其泡入水中。春、冬季节气温较低,浸泡的时间宜长些;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浸泡时间宜短些,总之药材在浸泡过程中,注意泡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药材“伤水"和有效成分的流失而降低药效,本着“少泡多润”的原则,使之软硬适度便于切制为准,保证药物的质量。4.漂法漂法是将药材用多量水,多次漂洗的方法。操作时,将药材放入大量的清水中,每日换水2—3次,漂去有毒成分、盐分及腥臭异味。本法适用于毒性药材用盐腌制过的药物及具腥臭异常气味的药材.漂的时间:可根据药材的质地、季节、水温而灵活掌握。漂的标准:有毒的药物,取药材切开,放于舌上,以半分钟以内不刺舌为准有盐分的药物以药物无咸味为准;有腥臭的味的药物以漂去瘀血、臭味为度。漂后切制,干燥即得。5.润法润法是把泡、洗、淋过的药材用适当器具盛装,或堆集于润药台上,以湿物遮盖或继续喷洒适量清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度一致,利于切制。润的方法有浸润、伏润、露润等法。①浸润以定量水或其他溶液浸润药材,经常翻动,使份缓缓渗入内部,以“水尽药透"为准。②伏润(闷润)经过水洗、泡、或以其他辅料处理的药材,用缸(坛)等在基本密闭条件下闷润,使药材内外软硬一致,利于切制。题目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规程通则共5页第9页编号③露润(吸湿回润)将药材摊放于湿润而垫有蔑席的土地上,使其自然吸潮回润。三、药材切制1.常见的饮片类型(杏林中药饮片规格见附件)①极薄片厚度为0.5mm以下,对于木质类及动物骨、角质类药材,根据需要入药材,可分别制成极薄片。②薄片厚度为1—2mm,适宜质地致密坚实,切薄片不易破碎的药材。③厚片厚度为2-4mm,适宜质地松软、粘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④斜片厚度为2一4mm,适宜长条形而纤维的药材。⑤直片(顺片)厚度为2—4mm,适宜形状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和需突出其鉴别特征的药材.⑥丝(包括细丝和宽丝)细丝2-3mm,宽丝5-10mm。适宜皮类、叶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⑦段(咀、节)长为10—15mm,长段又称“节”,短段称“咀".适宜全草类和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易于煎出的药材。⑧块为8-12mm2的立方块,有些药材煎熬时,易糊化,需切成不等的块状。2.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①质地致密、坚实者,宜切薄片。②质地松软、粘性大者,宜切厚片。③为了突出鉴别物片,或为了饮片外形的美观,或为了方便切制操作,视不同情况,选择直片、斜片.④为了对药材进行炮炙(如酒蒸),切制时,可选择一定规格的块或片⑤凡药材形态细长,内含成分又易煎出的,可切制一定长度的段。⑥皮类药材和宽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