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伴我成长泰和文田深圳京华希望小学郭利民彭慧从教近二十载,阅读过的书很多,但我却对《江西教育》情有独钟,她一直陪伴着我,给我指点迷津,充实我的知识,帮我克服了许多困难。从教之初,面对各方的压力和诱惑,“终身为师”的教育信念难免会有所动摇,然而《江西教育》那一行行铿锵有力、感人心脾的文字让我懂得了: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是有高尚师德、能经得起考验的好教师。初踏上讲台的我,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当少,是《江西教育》带着我一路走过,她让我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文中那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让我学会了如何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我校处于县城的北大门,许多家长外出打工谋生,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着,成了留守儿童。是《江西教育》教给我如何正确对待留守儿童。针对我班留守儿童偏多的现象,我时常找学生个别谈话,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解决各种疑虑,树立自信心。课堂上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一有进步,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留守儿童大多数有逆反心理,被批评后极易产生思想疙瘩。此时,我通过个别交流、沟通,慢慢疏导,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适当批评,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每当看到留守儿童一个个在我面前变得听话时,我心中便有一种拜《江西教育》为师没有错的自豪感。《江西教育》那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让我成为了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学者型教师。对基础差、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江西教育》告诉我要耐心地辅导,这类孩子一定会有开窍的时候。在辅导过程中,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只要我们赏识他,相信他,他就能看到光明和希望,他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孩子。在我的眼里,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既使他的优点再少,我都会把它放大成99%,他的缺点再多,在我眼里永远只不过是1%。我认为老师一定要懂得尊重学生,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我的师傅《江西教育》曾教育我:尊重学生,不光是尊重他的优点、长处,还要把他的缺点、短处都像花苞一样呵护。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唤醒成好孩子我们关心他,呵护他,孩子的生命就会绽放异彩。特别是孩子情绪低落、不幸的时候,我们要能雪中送炭,帮助他树立自信,激发生活的热情。我的教育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困惑、不解需要我去面对、去解决。但我坚信,有《江西教育》的陪伴,有我自身的不断努力,终将收获桃李满天下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