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磨课案例执教杉木塘小学杨彩月案例撰写杉木塘小学杨彩月【教材分析】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教学材料的呈现上,例1呈现的是具体的事物,而例2呈现的则是统计的过程;其次,在收集信息的策略上,例2(动态数据)是在例1的基础上让学生统计同学们喜欢什么颜色,是对数据收集过程的认识和运用,是一个整理数据的过程。例2给出了条形统计图,标明了所统计事物的名称、频数范围、单位名称等;统计表中标明了所统计事物的名称和数量名称,这些都是看懂统计图表的基础。通过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不用数方格,直接看每条对准的数就可以确定每种颜色的数量。从编排来看,例2和例1比,它体现了教学内容递进的层次性。【学情分析】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不会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画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设计、组织学生进行有价值的统计活动。五、教学设计(第三次授课教案)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一般方法,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2.过程方法:(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感悟统计的意义与作用。(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其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正确填写统计图表。教学难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3张、自制统计图、统计表、笑脸、水果图教学过程教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也开了,让我们一起踏着春天的足迹去欣赏大自然美好的景色吧。(ppt演示春天花开的图片)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几种颜色的花?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学生汇报师小结:你们说的让老师感觉有点散,而且记不住,到底我们班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调查统计,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统计【设计意图:课件展示美丽的春天景色,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教育学生欣赏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德。通过质疑设问,自然切入课题。】二、经历过程,认识统计(一)、收集数据1、学生选择喜欢的颜色,在题卡1上记“√”。师:请同学们拿出题卡1在你最喜欢的颜色下面打“√”。学生记“√”,组长收集题卡。(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哪组做得又快又好就得一颗☆)(二)、整理数据1、学生进行记录A、质疑设问:现在所有的题卡都在老师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呢?学生汇报提问,如:喜欢红花的人有多少?喜欢哪种花的人数最少?……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好不好?请小朋友们拿出题卡2,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喜欢各种颜色的情况。B、学生讨论记录方式师:你准备用用什么符号来记呢?怎么记?生:√、×、○、□、△…...及记法师:老师报一种颜色,你就在这种颜色下面记一个你选择的符号。(师示范怎么用符号记)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方法记录,其中有一种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用的比较多。C、介绍“正”字统计法。师:正字有几笔?师生书空描写。师:如果一笔代表一个人,一个正字就代表几个人呢?(5个人)两个正字呢?那记的时候应该怎么记?(老师报一种颜色就在它的下面写一笔)D、师生活动:下面准备开始记,记时候同学们要注意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不能多记也不能少记哦。请用你的耳朵认真倾听,用认为简单的、快速的符号来记。学过程教(学生报色,师生同记,指定两名学生上台记录)学生汇报记录的方法及人数。师:还有用其它符号来记录的吗?E、展示学生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