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X35t/h锅炉配套气力输灰系统技术方案2015年2月1.工程设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工程设计方案与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供货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2.主要设备及部件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仓泵选型的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主要零部件选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3.产品规格与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产品规格错误!未定义书签.产品执行标准与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4.工程实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生产制造与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安装调试与运行错误!未定义书签.工程进度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1.工程设计方案1.1.工程设计方案与说明1.1.1.原始设计资料与设计依据1.1.1.1.锅炉与除尘器型式锅炉容量:2X35t/h锅炉除尘器型式:布袋除尘器除尘器灰斗布置:单台炉3个,共6个1.1.1.2.操作条件1.1.1.2.1.飞灰量单台炉飞灰总量:按h单台炉灰量分配:按每只灰斗h1.1.1.2.2.飞灰理化性质1.1.1.2.2.1.飞灰化学成分(略)1.1.1.2.2.2.飞灰物理性质飞灰粒径分布:按各灰斗均等考虑飞灰温度:按150°C考虑飞灰真实密度:按2100kg/m3考虑飞灰堆积密度:按750kg/m3考虑1.1.1.2.3.飞灰输送距离水平输送距离:按100m考虑垂直爬升:按25m考虑90?弯头处数:按10处考虑1.1.2.设计方案与说明1.1.2.1.系统工艺流程参见气力输灰系统工艺流程图。本系统流程包括如下主要部分:仓泵部分:采用上引式流态化仓泵作为系统关键输送设备。根据布袋除尘器各灰斗工况一样,配置相同规格仓泵适应工况要求,每只灰斗下设一台仓泵,共6台。仓泵接受灰斗中的飞灰,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灰气混和物排入输送管道,实现飞灰的远距离输送。气源部分:采用空气压缩机作为动力源,为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设置储气罐和干燥过滤系统。输送管道:采用普通无缝钢管为输送管道,弯头采用钢瓷复合耐磨弯头。1.1.2.2.系统出力设计本系统单台炉采用3台仓泵及相应控制设备。系统合用一套气源以降低气源波动,减少备用气源容量。单台炉出力设计:按设计灰量的200%考虑。平均每只灰斗的出力为h。1.1.2.3.系统主要设备参数设计单台炉主要设备配置与参数设计见下:仓泵数量:3只仓泵规格(m3有效容积):输送管道数量(根):1输送管道规格(mm):①76X6输送压力(kg/cm2):输送流速(m/s):1.1.2.4.设备配置与说明1.1.2.4.1.气源系统气源包括空气压缩机、气源净化设备和贮气罐。本系统每台炉输送及控制用气量为Nm3/min,灰库库顶布袋及气化用气为Nms/min,布袋除尘器脉冲用气量为3Nm3/min,二台炉共12Nm3/min。本工程采用2台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作为输送、仪表、布袋除尘器脉冲反吹和灰库气化气源,单台排气量min,额定排压,一用一备。气源净化选用前置过滤器1台,单台处理气量min;精密过滤器1台,单台处理气量min;冷冻干燥机1台,单台处理气量min。气源净化系统设旁路备用。气源净化设备可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份、油份和杂质,以防止输送过程中灰气混合物温度低于露点时飞灰的受潮粘积倾向。系统采用6m3缓冲贮气罐1台,贮气罐可起到稳定气源压力,缓冲用气的作用,满足输灰系统间歇用气的负荷要求。1.1.2.4.2.仓泵系统本系统配置多个上引式流态化仓泵作为关键输送设备。根据每台炉布袋除尘器各处的运行工况的相同,可配置相同规格的仓泵和管道。每只小灰斗配置1台仓泵,共配置仓泵3台。每台炉仓泵具体配置如下:每个小灰斗配置F0510型仓泵1台,其有效容积为。仓泵出料管径为DN65,配套出料阀型号为CLF65型。1.1.2.4.3.输送管道本系统采用加厚的普通无缝钢管作为输送管道,弯管可采用背部加厚无缝钢管弯头或钢瓷复合耐磨弯头,弯曲半径不小于米。每台炉的3台仓泵合用1根输送管,规格为C76X6。输送管道在安装设计时考虑热膨胀,采用弹性管系设计原则,尽量利用弯头作补偿。输送管道沿程每隔20至30米设吹堵装置一道,以满足系统故障堵管时的吹堵要求。1.1.2.4.4.灰库本工程设1座100m3容积的钢结构锥底灰库,有效容积90m3。灰库库顶设DMC48型布袋除尘器1台,用于灰库排气;灰库筒体上设上、下料位计各一只,其中上料位计与输灰控制系统连锁,即当灰库料满至上料位计时,系统报警,并自动停止仓泵的下一轮输送,直至灰库卸灰后料位下降。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