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要点一、判断题1、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C类2、煤油引起的火灾属于C类火灾(×)B类3、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可以发生4、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物质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越小。(×)物质闪点越低5、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燃烧的物质。(×)6、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或其他氧化剂7、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物质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越小。(×)物质闪点越高8、热对流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9、窒息法就是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氧化剂10、自燃固体指˄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分钟之内引燃的固体。(×)即使数量少也能11、氧化固体指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固体。(×)或其他氧化物质12、爆炸物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当它受到摩擦、撞击、整栋、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气体和热能13、水与锌粉、镁铝粉等金属粉末接触,在火场高温情况下反应较剧烈,会助长火势扩大和火灾蔓延。(×)14、高压水流经过直流水枪喷出,形成的射流维密集射流。(×)消防射流15、电压方向总是与电流方向一致。(×)16、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公用天线杆顶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建筑物霹雷针17、凡承重部分构建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梁、柱、楼板形成的骨架,墙体不承重而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的属于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框架结构18、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厂房和库房属于高层建筑。(×)非单层19、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是由基础、楼地层、门窗和屋顶等四大部分组成。(×)20、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成为轰然。(×)表面全部卷入21、有机建筑材料不包括建筑木材类、建筑塑料类、功能性材料类。(×)包括22、B级材料是指受到燃烧物的热攻击下,产生少量横向火焰蔓延,并会导致轰燃。(×)不会产生少量横向火焰蔓延,也不会导致轰燃。23、不燃体是指用不然材料或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24、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难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不然材料25、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实验条件下,建筑构件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的时间。(×)建筑构件结构26、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方式,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烟气进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的系统。(×)和自然通风27、机械排烟系统有挡烟构件、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风机及防排烟控制器˄组成。(×)多项组成必须有“等”28、室外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平时水压较高,火场上水枪所需压力,也可由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产生,一般城镇和居民多为这种系统。(×)平时水压较低29、室外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指无论有无火警,系统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水压˄,火场上不需要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直接从消火栓接出水带、水枪即可实施灭火。(×)和消防用水量30、逃生缓降器是一种有安全钩、安全带、绳索、金属连接件及绳索卷盘˄组成的逃生器材。(×)多项组成必须有“等”31、绳索类、滑道类或楼类等逃生避难器材,适用于二层及二层以下楼层使用;呼吸器类逃生避难器材适用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的二层及二层以下楼层和地下公共建筑。(×)适用于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使用32、逃生缓降器适用于≥60M的楼层高度。(×)适用于≥30M33、湿式系统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高于70℃的建、构筑物。(×)高于4℃34、干式系统适用于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场所。(×)低于4℃且高于70℃35、根据不安全因素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大小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的不同,火灾隐患可分为一般火灾隐患、重大火灾隐患、特大火灾隐患。(×)火灾隐患可分为一般火灾隐患、重大火灾隐患两种36、通常情况下、火灾现场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