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金税工程”的实施,在全国建立了总局---省局---地市局---区县局四级广域网络,全国各级国税机关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征管格局已基本定型,在税务信息化建设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风险也逐年显露。一、国税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1、物理安全上存在的问题。物理安全主要指信息化系统、设备、工作环境等在物理上采取的保护措施。国税系统在物理安全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房建设、局域网建设规划上,随着各地基本建设的不断投入和完善,省市县的机房和网络建设趋于完善,但根据县一级的实际情况,机房虽然配备有专门的防雷、防火设备,但没有防水、防潮设施。县一级的机房网络设备和部分服务器和上级机房同样是24小时开机,机房属于夜间和双修日无人值守,一旦出现突发事故,不能在第一时间处理,这样存在许多安全上的隐患。2、网络安全上存在的问题。网络安全主要是指网络访问、使用、操作的安全,它是信息化安全中最普遍的内容,主要包括:病毒危害和访问安全。在开放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比以往要大得多,特别是近几年,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病毒数量急剧增长,危害范围也不断扩大。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最好的方法是安装防病毒软件,综合征管软件自2005年6月上线后,我省国税系统先后部署过两个网络版的防病毒软件,现在部署的是国税系统专用版的瑞星网络版的杀毒软件,可以实时查杀病毒、智能安装,快速方便地升级。然而,杀软不是万能的,就我局实际情况网络安全人员虽然对全局所有在用计算机安装了网络版的瑞星杀毒软件,但依然存在我局网络被ARP攻击后网络带宽被大幅占用,影响了税收正常业务的开展,还有就是近期在我市出现的针对"MS08-67内存漏洞"的蠕虫病毒出现影响到FTP、网语等工具及其他网络资源的正常使用和访问。访问安全是指对设备、资源、信息和服务访问权限的安全控制。访问安全也是最常见的安全问题,国税网络缺少必要的权限管理,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到各服务器和路由器。造成许多安全上的隐患。3、信息安全上存在的问题。信息安全主要是指信息交换安全。网上申报、网上认证的发展推动了信息安全需求。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对连接者身份进行严格验证,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为了防止传输过程中的信息被窃听,要求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以及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加密。为了增强信息安全,需要对登录信息和纳税申报信息进行安全审计记录,从而可以对非法入侵进行跟踪,并分析系统的安全状况。4、管理安全上存在的问题。管理安全是指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来保证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措施的实现。信息化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其他的任何努力都形同虚设。信息化安全需要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从安全管理组织、制度、措施上都要制定一整套相应的规范。如应急预案、机房安全制度、密码制度等均应全方面的完善,从而杜绝网络安全上的漏洞。5、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很多时候都出在内部,许多典型的网络入侵事件都是借助于内部人员才得以实观的,而我们国税系统的一般工作人员,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意识差,个别人就根本没有安全意识,计算机随便装载各种游戏软件,不经杀毒随便使用外来U盘、软盘、光盘等现象普遍存在。二、解决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信息化安全问题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提出的任何安全对策也只能是更好地预防问题的出现,尽量减少安全问题对正常业务的影响。针对我局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三大对策”,即完善已建设高可用性网络、已部署的安全防护系统和已建立的安全保障体系。1、建设设高可用性网络。建设高可用性网络就是要建设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信息化基础网络设施,实现信息化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建设高可用性网络的主要措施涵盖信息化硬件和软件以及需要重点考虑的灾难恢复。(1)信息化硬件。信息化硬件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布线、机房设备等。要保证信息化网络的高可用性,在设备选择上必须坚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在系统设计上也要充分考虑网络和设备的冗余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