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忻城特殊教育学校—罗先平在培智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等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活动中,语言是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同时语言表达又能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增加分析能力。只有当学生能用准确、清楚、简练的语言将有关概念叙述完整,才能反映出他的思维过程的正确,才能说明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讲,“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想”是思维的过程,“说”是语言表达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想的清楚,更要让学生说得明白,要多提供给学生“说”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展现分析题目的思维过程。“说题”比“做题”更难,也更重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期,语言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大部分人肯定认为语文中才能设计到语言表达的训练,其实,在数学教学中语言训练时极其重要的。智障学生语言障碍往往不愿“说”。有的想说;说的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有的只用手势或用点头摇头来表示。这在智障生中是较为典型的,这样将直接影响逻辑思维的严谨。长期下去,他们头脑中的数的概念将十分模糊,势必在分析、计算的过程中连猜带蒙瞎写,形成恶性循环。以至越学越难学,严重影响智力补偿、智力发展等。因此,教师在数学课教学上应该严格把好语言关,把思维训练和语言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决不能分离。特别是低中年级的中重度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期,语言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平时,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他们的语言训练;具体方法如下:一、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敢说刚入学的智障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发言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发言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表达不流畅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回答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表达。比如对于在课堂上发言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说一说;对于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说一说。沉闷的课堂有时是因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透,缺乏自信,不敢说。面对这一现象,在课堂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言自语的说—说给自己听听,然后要求他们把自己想说的告诉你的同桌—说给同伴听听,最后再请他们单独发言—说给大家听听,帮助学生逐步的建立自信,从怕说到敢说。有时,还可以利用小学生表现欲特强的心理特征,通过对“说得好”的同学的夸张性的表扬,激励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对那些渴望表达而又力不从心的学生,我们要耐心地教他怎样锻炼自己的口才,多给他发言的机会。这样久而久之那些平时不善言表的学生,胆量就会渐渐地增大,成为班级“敢说”中的一员。去年,我们学校来了一名学生,蓝小腾,她原先只会点头、摇头;说话含含糊糊,根本听不清她在说什么。在教学中,我就很关注小腾同学的语言训练,想方设法为她创造说话的环境,一下课就和她在一起,让老师对她产生亲切感,使她放下思想包袱,她在玩耍中愉快地、轻松地、不知不觉地学会说话,与她聊天,进行交流。在她生日的那天,我还送了一些小礼物,并和其她同学一起祝贺她生日快乐,使她非常高兴,感到教师和同学的亲切。记得小腾同学开始上课时,也想举手发言,但很胆怯,根本讲不清、不完整,看着她那呆呆的眼神和傻乎乎的表情,我想一定要给她树立信心;增加勇气!过后,我特地找一个差一点的学生发言,并且及时给予表扬,用无声的行动来影响小腾同学。同时,我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团结、温暖的集体,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她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潜移默化,谆谆诱导,终于使小腾同学在课堂上勇敢地举手发言了!二、看图入手,激发学生有话说数学课本中,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插图,教师就利用这些图,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要求的语言训练。例如:中重度学生要求看懂图形是什么、有几个、要干什么就可以了。对于轻度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