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再思考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由各级工会牵头组织,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或生产作业效率、提高职工劳动技能为目标,以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群众小改小革等活动为主要形式,不断向生产与科技的深度和广度拓展的行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行政工作相比较,不具有指令性和强制性;但活动目标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导向性。活动的主体具有群众性和广泛性。在活动的范围和程度上、在方式方法上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国有企业工会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条件(一)有利条件:国有大型企业工会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传统活动的优势。技术革新是国内使用最早和最广泛的概念,如前所述,工会组织多年来开展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生产活动,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是我们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激励机制的优势和教育职能的优势。(二)不利因素。一是个别行政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人员、专家们的事情,职工群众只能搞一些小改小革。二是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影响创新活动的实效。个别企业把创新活动当作一项简单的活动对待,没有制定工作规划或方案,没有成立专门机构。三是激励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作用发挥不够理想。部分企业的奖励措施不到位,不少单位对创新活动中贡献突出、取得显著成效者,未能给予表彰奖励。四是创新活动面窄,没有形成群众性的氛围。通过对以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认为,真正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有一部分企业行政领导和工会干部,对于什么是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概念比较模糊,内涵把握不准,导致认识上的分歧和活动组织上的偏差。没有真正认识到工会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和优势。第1页共18页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思路及对策(一)、正确认识开展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现实意义首先,国有大型企业的前途和职工的命运休戚相关,没有企业自身的过硬内功,离开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高明的企业领导者,也不可能把企业搞好。其次,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围绕企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工人阶级伟大历史作用,把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完成“十二五”计划目标上来的重要途径。第三、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本质要求和重要手段。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职工群众根本利益有无保障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二)、要正确处理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几个关系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虽然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征:一是创新主体不同。企业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的是企业的技术人员、专家队伍。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的是包括技术人员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二是创新条件不同。企业技术创新由企业单设机构,由企业行政负责,由国家或企业投入资金,提供场地、设备等条件。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是由工会牵头,党委领导,行政支持,主要由广大职工立足岗位进行创新;三是创新对象不同。企业技术创新面向市场需要,面向企业整体,组织项目的论证与引进、技术设备的改造与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主要是在本职岗位上,对劳动工具、工作对象进行改造和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基本上是纯技术性的,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的范围就要大得多;四是创新途径不同。企业技术创新是依靠行政的力量组织进行的,是行政主导型。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是通过发动广大职工群众,使各行各业的每个职工、每个班组都有一个技术创新的目标,为职工群众搭建一个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由这两种创新组织形式的异同点可以看出,它们各有特色,两者都是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缺一不可,也不能相第2页共18页互替代。可以在共同的目标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上,我们应特别清醒地认识到,职工群众是企业新制度、新项目、新技术的实施者,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坚强后盾,再好的机制、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