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物教学与素质教育临邑县第二中学于增光[摘要]: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抓好生物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是摆在中学生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关键词]:学校素质教育生物学中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抓好生物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是摆在中学生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需要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的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全面落实。它包括确立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改革和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生物学的教育目标隶属于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与大家共同学习。一、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一)生物教师必须是生物学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者。不论中考、高考是否考生物,也不论学校是否把生物视为“副科”,面对被漠视了的生物教育,要一往情深地投注全部精力,决不要把教师个人的作用小看了,如果你能在学生中树立一个使学生敬佩而向往的形象,其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工作中,曾耳闻一些教师因学校把生物课视为“副科”,便感叹自己无所作为,致使其所任生物课陷于放任自流;也曾目睹另一些教师以自己对生物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引导一批批的学生走向热爱生物学的道路。“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是能够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的。(二)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目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内部动力,生物教学中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目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生物教学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除了教师的高度责任感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可选用一些针对性强的实例贯穿于章节教学之中向学生说明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强调人类的生存和幸福离不开生物学;剖析生物学能为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实现优化环境、优生优育、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等共同理想造福。有了强烈的兴趣驱使,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将变被动为主动,并千方百计地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那种应试教育下因死记硬背而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也将随之而消失。(三)做好因材施教是一个大家关注较多的课题。研究成果俯仰皆是,无需作更多的理论探讨,这里仅就学科贯彻因材施教谈一点粗浅认识。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期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立下学习生物学的志向,但却有可能也有必1要在普遍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普遍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在当今的时代显得非常的重要,中学生物教育培养千千万万具备一定生物学素质的劳动者比之于高等教育培养少数专门人才,具有更为深广的意义,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样是时代赋予我们生物教师的重任。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确实培养好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必将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以提高,并将终身受益。(一)生物教学中应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中的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取生物学知识的首要步骤。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是通过仔细的观察产生的,得出结论也是从实验过程中精细的观察而获取的。包括教材中安排的图片等,也要学会观察,例如:七年级上册中,“生物与栖息地”中的四副图:海豚、骆驼、鹿、野鸭的栖息地分别是:海洋、沙漠、草原和湖泊。通过仔细观察并比较后得出相关结论,也就达到了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二)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生积极性,是教师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键。心理素质中的实验能力,包括:通过实验获取知识的能力,实验技能的训练及其设计能力;记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和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例如:八年级上册中有个实验——观察种子结构,就有一定的学生发挥空间,如何观察玉米种子的胚、为何用碘液验证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