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说课学校:天祝四中教师:单杰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二章第5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设计理念☆《生物课标》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学素养。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有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民主、和谐、快乐、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均有所收获。“六步实效教学”为我们打造了一片新的天地。☆教材分析☆*教材特点:1、所有生物共同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2、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因此,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3、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从宏观而不是微观角度来开始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生物课标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本节从生物圈的角度介绍人和其他生物,先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便于后续内容的学习。*学习内容:本节课的学习是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仍然还是处于一个好奇、好动的年龄,在学生对生物和生物,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下,这节课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进一步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而且在学生理解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下,还不是很强,所以只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才能吸引学生兴趣,把握课堂的重点。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有兴趣,喜欢和别人交流,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易于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同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能够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3、了解人的活动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2、尝试收集、处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树立“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的意识;2、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学生逐个认识各个生态系统,难以从这个认知过程飞跃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学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教学策略☆:研究性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兴趣盎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的教学理念。多媒体演示法:采用课件可增大教学容量,用录像播放森林生态系统等各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它们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直观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流程☆1一、复习热身:向学生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1、什么是生态系统吗?并举一两个生态系统的例子。2、生态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生态系统特点:有植物、动物、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在某一个区域内;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一个整体。二、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及要求。三、自主学习㈠、阅读教材,结合图形分析、思考:1、你认为在生物圈中都有哪些生态系统呢?(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生态系统?)2、各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作用。㈡、阅读教材,结合资料及图片分析、理解:1、生态系统是独立存在的吗?与其他的生态系统有关系吗?2、假设其中某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了,会对其他的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3、通过分析,从整个生物圈来说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地球的表面并不是都一样的,而且各地的气候也不一样,因此生物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来认识各种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