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关系式、2.使学生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确定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通过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二次函数自变量的范围,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一次函数,(y=kx+b)和反比例函数(y=k/x,k≠0)的解释式和图像特征来引出二次函数的解释式和图像。㈠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特征是一条直线,⑵正比例函数(y=kx,k≠0)是一次函数的一种特殊情况,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⑶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是双曲线二、生活中的范例例1: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问:(1)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那么果园共有多少棵橙子树?这时平均每棵树结多少个橙子?(2)如果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那么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解:(1)果园共有(100+x)棵树,平均每棵树结(600-5x)个橙子,因此果园橙子的总产量(100+x)(600-5x)(2)y与x的函数式为y=(100+x)(600-5x)=-5x²+100x+60000例2: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面积S(m²)与矩形一边长a(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S=a(60/2-a)=a(30-a)=30a-a²=-a²+30a三,由观察这些例题的函数式y=-5x²+100x+60000。S=-a²+30a的特征得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定义:定义:一般地,形如y=ax²+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温馨提示:(1)关于自变量的代数式一定是二次整式,a,b,c为常数,且a≠0.(2)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2,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不能没有二次项四,小试牛刀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1)y=3(x-1)²+1;(2)y=x+1/X(3)s=3-2t²(4)y=1/x²-x(5)y=(x+3)²-x²(6)v=10πr²(7)y=x²+x³+25(8)y=2²+2x五,问题在探究1,在种树问题中,种多少棵橙子树,可以使果园橙子的总产量最多?解:在种树问题中,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5x²+100x+60000不妨制作表格对x不同取值求出数据作出猜测:X-56789101112131415-Y-6037560420604556048060495605006049560480604556042060375-你发现了吗??①当x在0~10时随着x值增加,橙子总产量y也不断增加②当x>10时随着x值不断增加,橙子总产量y却不断减小所以,当x=10时,橙子总产量y取得最大值为60500六,扩展定义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定义:一般地,形如y=ax²+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y=ax²+bx+c(a,b,c是常数,a≠0)的几种不同表示形式:(1)y=ax²(a≠0,b=0,c=0,).(2)y=ax²+c(a≠0,b=0,c≠0).(3)y=ax²+bx(a≠0,b≠0,c=0).2.定义的实质是:ax²+bx+c是整式,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是二次,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七,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存在哪些困惑?2.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八,作业(1)P36习题2.11,2,3(2)查找资料编一道有关二次函数定义的小题,小组内讨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