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1。1。1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了解):1.载运工具2。站场3。线路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5.设施管理系统6.信息管理系统1。1。2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重点)1.铁路运输:适于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也适宜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2。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的效果比较突出。3.水路运输:适合担负时间要求不太强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的运输4.航空运输:适宜担负各大城市之间和国际间的快速客运以及期刊邮件等对时效性要求高和昂贵精密急需货物的运输.5。管道运输:非常适宜流体能源(天然气、原油等)的运输。注:结合后面几章还介绍了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09年10年均考过】1。1。3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p4表格)(了解)1.2.3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10年考过】1。专门化{运输工具专门化、运输方式专门化}2。大型化3.高速化4。环保化5.智能化1.3。1性质和特点1。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1)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2)对空间、低于、时间具有较强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3)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4)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可替代性2。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pll了解)(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2)运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只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产品。(3)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中被消耗掉。(4)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5)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1.3.2(阅读理解记忆)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P12)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结构之一。运输业和各个国民经济部门有着紧密联系,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2。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P13)(1)交通运输是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2)交通运输时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和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纽带。(3)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又是工业生产的巨大市场,是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龙头产业.(4)交通运输业在国防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5)上缴税利所占比例大(6)交通运输是国际间交流的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第二章交通运输需求与服务第二章交通运输需求与服务4.多样性5.波动性6.可替代性2。2。3交通运输需求的种类(了解)2。2.4交通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3)运价水平4)运输方式间的替代因素5)产业结构及其变化6)生产力和城市组团布局7)产品商品化率及就地加工程度8)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9)人口数量及结构10)旅游业发展状况2.2。5交通运输需求的弹性分析【重点09年、10年考过】1•交通运输需求弹性的概念【P28】2运输需求弹性分析【P28】3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P29】注:要求重点掌握,包括课本里的公式和图!!2。2。6和2.2。7(了解)2.2。8运输需求和运输预测3.运输预测的方法1)定量分析法(1)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理解记忆)常用的方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自然回归法等(2)基于影响因素的预测方法:(理解记忆)常用的方法:传统预测、回归预测、投入产出模型等2)定性分析法:运输市场调查法、德尔菲法、类推法2.3.1(了解)2。3。2运输服务的基本特征1.运输服务的公共性2。运输产品的特殊性(无形性、即时性、以复合指标为主要计算单位)3服务的准公费服务性(纯私费服务,纯公费服务,准公费服务)第3章交通运输规划调查与交通需求预测3.1。1交通运输规划调查内容(了解)1.土地利用调查、2。社会经济调查、3。交通基础设施调查、4.交通现况调查概念:1)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某一断面的的车辆数.2)P46OD调查相关的基本概念:出行、出行端点、小区形心、期望线、OD表)3。1.2交通运输规划调查方法【重点】1.一般性调查2。社会经济调查3。运输供给调查4.基础设施调查5•交通量调查6。OD调查(调查形式:面对面,电话,问卷,路旁调查,站点调查,巡视调查)3。2公路运输抽样调查公路运输规划调查的统计目标: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抽样调查工作流程:抽样——调查——推总P53―-p59仔细看并理解3...